[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型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4034.0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康平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H02J7/00;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能型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合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环保节能型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日渐短缺,对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促使人们寻找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是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石化能源而占据主导地位,开发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舒缓环境污染压力的重要方向。把新能源技术应用到空调器上,已成为空调企业研发的热点。另一方面,城市用电逐渐不堪重负,许多城市已经实行了错峰用电,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是解决该问题的好办法。但现有的太阳能空调器存在的问题是:在日光照射好的情况下,转化的能量大,但在光照弱的时候如晚上,就会电力不足。由于太阳能本身分散性、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使太阳能供电系统发电不足,这就对太阳能空调的优越性大打折扣。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互补发电,为变频空调器提供电力,将能完满解决解决目前单一由太阳能或风能发电所存在的供电不足、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环保节能型空调器,可适应四季风能和光能的变化,向空调器提供以风光互补发电的电能,减少市电消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环保节能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主控板、室外机主控板及室外机模块板,在室外机设置的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能源转换控制器、蓄电池及蓄电池控制器,所述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能源转换控制器变换后输出直流稳压电流并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室内机主控板与室外机主控板通讯连接,所述室外机主控板与室外机模块板通讯连接。
所述能源转换控制器连接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电源电路。
所述蓄电池控制器的一端连接蓄电池,另一端连接逆变器和直流负载,所述蓄电池控制器用于在能源转换控制器供电不足时释放蓄电池内的电力。
所述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装置上设有防雷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风光互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空调器的电能来源,使太阳能和风能能为普通家用空调器提供清洁、免费的电能,节能环保。
2)采用逆变器,因此在输出直流电的同时还输出交流电,以适应空调器不同电器件的需求,供电系统与空调器良好兼容,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保节能型空调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环保节能型空调器是一款频率可调控的变频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电控系统由室内机主控板、室外机主控板及室外机模块板操作,室外机模块板包括变频控制单元,用于压缩机的频率控制,室内机主控板与室外机主控板通讯连接,在室外机设置电源系统,利用风力发电机1和太阳能发电装置2分别将风能和太阳能通过能源转换控制器3转化为直流电输出,输出的直流电分为三路,其中一路连接蓄电池4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另一路作为直流电输出向直流负载7提供电源,第三路连接逆变器8,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向交流负载6提供电能。蓄电池4的作用是将盈余的电力储存下来,通过蓄电池控制器5在需要的时候向直流负载7和交流负载6提供电能。其中,蓄电池控制器5由空调器主控板控制,接受放电指令,主控板智能控制充电过程,同时,主控板通过输出控制信号调整能源转换控制器3,以获得最大能量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以风能和太阳能作为空调器的供电能源,在出太阳的时候,利用太阳能发电,当阳光不足或阴雨天气时,利用风能发电,由蓄电池作为储能后备单元,当既没有太阳又没有风的时候,由蓄电池提供电源供应。本实用新型不存在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和空气污染,不消耗传统能源电力,节能环保,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康平,未经王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4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
- 下一篇:移动式机械密封充填开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