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柔性按摩器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4016.2 | 申请日: | 201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明;俞建峰;郑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建明;俞建峰;郑宇华 |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柔性 按摩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柔性按摩器械,属于医疗保健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按摩器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摩椅,人坐在按摩椅中,腿部、臀部、背部、颈部等部分得到按摩,但是人不是自然的平躺,舒适程度受到影响;另一种是按摩床,人躺在按摩床上,按摩器具在背部运动,起到按摩作用,但是由于按摩器具发出的按摩力或者振动力是恒定不变的,按摩器与背部接触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而背部是位置产生的舒适感无法柔性调节,同时,按摩行程、按摩速度、按摩高度、按摩宽度的调节,也无法实现适应性调节,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严重时造成被按摩人的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柔性按摩器械,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特别能满足各种年龄段、高矮胖瘦体型人体的柔性化、舒适化背部按摩,实现人体平躺时的背部按摩,增强血液循环,减轻疲劳感,满足人体个性化按摩健身的要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适应柔性按摩器械包括:床体,在床体下设有电器安装柜,电器安装柜中包括有电机、调速器、电源开关,电机的供电电源连接电源开关,电机的控制端连接调速器;所述床体下还设有直线导轨,按摩轮支撑体座落在直线导轨上,按摩轮支撑体上安装按摩轮,按摩轮支撑体底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转动曲柄;所述按摩轮露出床体表面;其特征是:所述按摩轮支撑体与按摩轮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按摩轮支撑体上安装有调节按摩轮之间间距的横向调节器和调节按摩轮与按摩轮支撑体间距的升降调节器。
所述按摩轮支撑体与电机转动曲柄之间的传动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曲柄通过下侧球形铰链与连杆连接,连杆与按摩轮支撑体之间的连接采用上侧球形铰链。
所述调速器采用无级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按摩形式为卧式,被按摩人处于舒适状态;按摩轮与人体接触形式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按摩主体结构能够顺应人体背部轨迹,实现柔性按摩;按摩轮的高度和按摩轮之间的相对距离能够根据不同人体的需求进行调整;按摩速度调节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实现,按摩长度也可根据人体的高矮进行调节。综上所述,本按摩器械可以柔性实现被按摩人的背部按摩,适应不同人群的按摩速度、按摩高度、按摩宽度、按摩长度的“四度”调节,操作简单,按摩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摩主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水平滑动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自适应柔性按摩器械包括按摩主体结构、曲柄连杆机构、床体1、电器安装柜3。所述电器安装柜3中安装有电机4、调速器5、电源开关6。
所述按摩主体结构包括一对按摩轮2安装在按摩轮支撑体8上,在按摩轮2和按摩轮支撑体8中间安装有弹簧7。按摩轮支撑体8座落在直线导轨11上,构成水平直线导轨运动的按摩轮主体水平滑动结构。
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曲柄15由电机4驱动进行圆周运动,连杆13通过铰链与所述按摩主体结构底部相连接。电机4进行圆周运动,在曲柄连杆机构作用下,按摩主体结构在直线导轨11上往复运动;直线导轨11和电器安装柜3均安装在床体1下。
具体为:电器安装柜3中,电机4的供电电源由电源开关6控制通断,电机4转速由调速器5无级调节。按摩轮支撑体8底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电机转动曲柄15。所述按摩轮2露出床体1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按摩轮支撑体8上侧面安装有横向调节器9,底部安装有升降调节器10。按摩轮支撑体8与按摩轮2之间通过弹簧7弹性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曲柄连杆机构中,电机转动曲柄15与连杆13之间通过下侧球形铰链14连接,连杆13与按摩主体机构之间通过上侧球形铰链12连接。
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电机4接通电源,在调速器5控制下转动,电机4带动电机转动曲柄15进行360度的圆周运动,电机转动曲柄15带动连杆13,连杆13作复杂的平面运动,连杆13带动按摩轮支撑体8在直线导轨11上做往复直线运动。按摩轮支撑体8带动按摩轮2在水平方向运动,按摩轮2与人体背部接触,起到按摩人体背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建明;俞建峰;郑宇华,未经钱建明;俞建峰;郑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4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斜板沉降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豨莶风湿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