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GSM网络的无线餐饮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3350.6 | 申请日: | 201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龙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sm 网络 无线 餐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无线餐饮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餐饮运作管理模式,是依靠人工来处理顾客的预定、点菜、查询,需要来回奔跑于厨房下单、崔菜。同时传统手工操作流程,每年需要固定支出一笔费用来印刷大量不同种类的手写单,所以成本较高。此外由于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经行跑单,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采用手工结账收银模式,收银员不能及时的给管理者提供运营管理所需要的经营数据信息,如:人均消费额、翻台率、最受欢迎的菜品、每个会员客户的饮食喜好、每个服务员每月的工作业绩等报表数据,如果没有这些实时的信息,就不可能及时调整运营方向和思路,使管理处于滞后状态,从而影响和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改善此局面,市场上出现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点餐系统,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但该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点餐系统的作用距离短,稳定性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无线餐饮系统,其作用距离长,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无线餐饮系统,包括:一具有GSM功能的服务器、至少一通过GSM网络与所述服务器通信的GSM手持终端以及多台与所述服务器联网的共享计算机。
进一步地,所述GSM手持终端包括一可显示餐饮图片的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GSM手持终端为GSM智能手机。
进一步地,多台共享计算机包括:厨房计算机、前台计算机、财务计算机以及高管计算机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无线餐饮系统基于GSM网络进行手持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了数据远距离、稳定且准确地传输,提高了服务效率。此外,该系统将厨房计算机、前台计算机、财务计算机、高管计算机与服务器联网起来,实现统一管理,确保了各环节高效、有序运行,便于企业及时、准确地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调整经营策略,实现餐饮管理的智能化、移动化、高效化和网络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GSM网络的无线餐饮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该基于GSM网络的无线餐饮系统包括:一具有GSM功能的服务器1、至少一GSM手持终端2以及与服务器1联网并共享服务器1上数据的多台共享计算机。该多台共享计算机包括:厨房计算机3、前台计算机4、财务计算机5以及高管计算机6。GSM手持终端2通过GSM网络与服务器1通讯,服务器1与厨房计算机3、前台计算机4、财务计算机5以及高管计算机6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组网实现数据共享。
GSM手持终端2用于供顾客点单,其可以包括一可显示餐饮图片的显示屏,以供顾客直观点单,同时也方便某些语言不通的外国客户或少数民族客户点单。显示屏也可为触摸屏,方便傻瓜化操作,确保各年龄层和各客户层轻松使用。
该GSM手持终端2也可以为GSM频段的智能手机,只需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点餐软件,就可轻松实现点餐功能。
GSM手持终端2与服务器1之间的数据传输基于GSM网络,确保了数据远距离、稳定且准确地传输。
通过GSM手持终端2点菜,可以快速将所点的菜名传到厨房计算机3,并在厨房计算机3显示所点菜的桌号及包间号,后堂厨师便可根据显示器显示进行准备、制作,送菜员可准确无误地将顾客所点菜送达。工作人员可将所点菜的数量及价格发送至前台计算机4,进行核帐工作,然后通过无线传送至点菜员,进行结帐服务。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可通过财务计算机5访问服务器1,获得每桌的点菜金额、周期经营额、员工经营额等,从而准确及时地生成财务报表,提高了效率也更便于管理与支配。管理人员也可通过高管计算机6访问服务器来实时动态地了解财务状况、上班员工的名单、接待客户的数量、忙闲状态等,并可以实时向员工发送指令,即便是在外出差,也能远程监控公司业务,并做出实时决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龙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赛龙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3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