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酸净化热风浓缩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3284.2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志祥;申殿邦;王智;王海滨;肖玉文;赵庆彬;郭士峰;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4 | 分类号: | B01D1/14;C01B17/90;C01B17/8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热风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酸净化的热风浓缩塔,适用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烟气制酸过程中所产污酸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冶炼行业中利用冶炼烟气制酸前要先进行湿法净化,其中的SO3遇水会生成稀硫酸,并与烟尘混合在一起,产生含有砷、氟、氯和重金属等的污酸,污酸没有工业用途,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普遍采用硫化除杂石灰乳中和法来处理污酸,该工艺方法是为了能让烟气稀酸洗涤工艺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污酸处理领域也是一项较为成熟和普遍的工艺,但此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系统受烟气中SO3含量的制约,如遇SO3含量升高,则污酸产量增加,而系统不能及时提高处理量以应对过多的污酸,从而影响主系统的正常运行;(2)污酸中的稀硫酸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硫资源白白浪费;(3)污酸中和时使用大量的石灰,同时产生大量低品质的无用的石膏渣,加大了污酸处理费用;(4)污酸处理过程要产生H2S、硫化渣及石膏渣,处理环节长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经电收尘后送去制酸,在烟气净化工序所产生的含杂稀酸,酸的浓度低且含有大量的F、Cl、As以及其他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污酸净化热风浓缩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酸净化热风浓缩塔,包括液位计,污酸进液管,溢流檐,尾气出口,除雾层,污酸喷淋头,污酸循环管,热风接入孔,溢流管,塔为筒状,底部固定有底座,液位计设在塔体的下端,塔的下部开有污酸进液接口,与污酸进液管连接,溢流管设在热风接入孔,热风接入孔设在塔的中下部;污酸喷淋头与污酸循环管连接,并设在塔的中上部、热风接入孔的上方;污酸喷淋头的上方设有除雾装置(也可独立于塔外设置);塔的顶部边缘设有溢流檐,塔的顶部中心位置留有尾气出口。
液位计的顶端略高于污酸进液管的接口。
溢流管的接口略低于污酸进液管的接口。
污酸喷淋头为多层、多个,一般为对称排列。
塔体及接口采用耐高温玻璃钢、石墨、钛钢等耐酸蚀、耐高温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了污酸热风浓缩技术的成功高效运行,占地面积小。采用耐酸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设备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确保了污酸浓缩效率并避免了因污酸雾化随被热风吹离导致的硫资源损失,使污酸中硫资源得到合理回收利用,并有效脱除了污酸中的F、Cl、As;溢流檐的设计也避免了热风出口高温气体对设备顶部的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液位计,2为污酸进液管,3为溢流檐,4为尾气出口,5为除雾层,6为污酸喷淋头,7为污酸循环管,8为热风接入孔,9为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污酸净化热风浓缩塔,包括液位计1,污酸进液管2,溢流檐3,尾气出口4,除雾层5,污酸喷淋头6,污酸循环管7,热风接入孔8,溢流管9,塔为筒状,底部固定有底座,液位计1固定在底座上,塔的下部开有污酸进液接口,与污酸进液管2连接,溢流管9设在热风接入孔8下方,热风接入孔8设在塔的中下部;污酸喷淋头6与污酸循环管7连接,设在塔的中部,热风接入孔8的上方;污酸喷淋头6的上方设有除雾层5,除雾层5与塔顶之间留有空腔;塔的顶部边缘设有溢流檐3,塔的顶部中心位置留有尾气出口4。
液位计1的顶端略高于污酸进液管2的接口。
溢流管9的接口略低于污酸进液管2的接口。
污酸喷淋头6为多个,一般为对称排列。
塔体及接口采用耐高温玻璃钢、石墨、钛钢等耐酸蚀、耐高温材料制成。
利用制酸流程转化环节余热转换成的热风作为污酸热风浓缩新工艺的热源。在浓缩塔中,污酸在浓缩塔上部由污酸喷淋头6喷淋,与自下而上的热风逆向接触,使污酸得以浓缩,同时使污酸中F、Cl以HF、HCl的形态与蒸发出的水蒸气结合以酸雾形式经尾气出口4进入尾气洗涤塔中由碱液中和后形成无害盐类,浓缩后硫酸在下一工序中经冷却除As、硫化除杂后,最终以工业补水形式加入制酸系统干吸工序生产出符合标准质量的工业品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3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滤芯筒体
- 下一篇: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器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