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旋风管加滤芯组合可拆分式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2745.4 | 申请日: | 201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齐玲玲;李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川世纪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管加滤芯 组合 拆分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杂、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旋风管与过滤芯组的合过滤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各个领域及生产、生活中,都对气体的洁净程度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需要对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净化,从而达到生产、生活中所需的质量要求,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过滤分离器,只能过滤粒径分布较窄的固相杂质或液体杂质,过滤分离的介质分类显现出较为单一性,为了达到更好的过滤分离效果,拓宽净化含杂介质的分类范围,有时需要多个组合使用,导致占地面积大,后期维护点及安全隐患多;有的虽然是多级分离但是对于含杂气体中的固、液相杂质的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同时这种多级过滤分离器在对洁净度较好的气体进行过滤分离时,仍然是通过多级过滤分离来进行处理,极大的浪费了成本资源和社会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分离器浪费成本和资源的缺陷以及满足除杂领域对于气体多级除杂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旋风管与过滤芯组合过滤分离器。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旋风管与过滤芯组合过滤分离器,包括开有进气口、出气口的筒体和固定在筒体内的内旋风管、过滤分离芯,隔板将筒体内空间分隔成集气室和与出气口连通的净气室,内旋风管固定在集气室内并与进气口连通,过滤分离芯固定在净气室内且与集气室连通,在筒体底部还开有排除积尘的排尘口。本技术方案通过内旋风管和过滤分离芯的综合运用,对气体进行多级多层次除杂,满足气体多级除杂需要,且在低级除杂时可只采用过滤分离芯和内旋风管其中之一工作,另一个可以拆下或不启动,节省资源和空间。
在通体顶部还开有便于更换零件的开口,开了被快开盲板密封住。快开盲板保证可以迅速打开开口对筒体进行维护和更换筒内的零件。
内旋风管还包括外管、固定在外管上的叶片和中轴,叶片呈螺旋结构,叶片顶端与内旋风管轴向平行,底端与内旋风管轴向呈30-55度角,中轴为中空结构。内旋风管的叶片宽度一定,厚度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薄。叶片的这种设计使得气流进入内旋风管时平稳,易于灰尘在内旋风管作用下沉降。
本实用新型在节省空间和资源的基础值、上最大程度满足了对气体多级除杂的需要,比原来过滤分离器的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旋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出气口;3、筒体;31、集气室;32、净气室;4、内旋风管;41、外管;42、中轴;5、过滤分离芯;6、隔板;7、排尘口;8、快开盲板;9、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单旋风管加滤芯组合可拆分式分离器,包括开有进气口1、出气口2的筒体3和固定在筒体内的内旋风管4、过滤分离芯5,隔板6将筒体内空间分隔成集气室31和与出气口连通的净气室32,内旋风管固定在集气室内并与进气口连通,过滤分离芯固定在净气室内且与集气室连通,在筒体底部还开有排除积尘的排尘口7。
在通体顶部还开有便于更换零件的开口,开了被快开盲板8密封住。
参照图2,内旋风管还包括外管41、固定在外管上的叶片9和中轴42,叶片呈螺旋结构,叶片顶端与内旋风管轴向平行,底端与内旋风管轴向呈30-55度角,中轴为中空结构。内旋风管的叶片宽度一定,厚度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薄。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含杂气体由进气口进入集气室的内旋风管内,由于固定在外管的叶片的螺旋结构,急速喷射的含杂气体被叶片引导气流方向变为螺旋运动,旋转气流沿管壁呈螺旋形向下运动,形成外旋流;含杂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杂质颗粒甩向管壁,杂质颗粒一旦与管壁接触,便失去惯性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面下落经由排灰口排出设备,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到达内旋风管底部时受到内旋风管底部的滤尘板阻挡且由于空间变小,在下降螺旋气流的力矩作用下形成上升内气旋进入内旋风管的中轴,由中轴的中空部分上升进入集气室;
当气体进入密闭的集气室后,在进气口不断涌入的气体的压力的作用下气体通过过滤分离芯进入净气室,在此过程中过滤分离滤芯利用拦阻、惯性碰撞、扩散和分子间力来捕捉气体杂质中未被旋风分离去除地超微尘粒,尘粒会附着在纤维上不动而被去除,过滤分离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川世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川世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2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翻合盖杂物桶
- 下一篇:串行口查询管理的16路家用电子电器自动化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