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灶具的后进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2742.0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杰;早川克敏;顾洪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后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灶具的后进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燃烧释放热能的灶具都需要解决助燃物空气进入路径的技术问题。以往的嵌入式灶具的后进风口都是开口朝上的,其后进风装置高于灶具面板的表面,有些还与灶具面板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夹角。这样的结构设计会导致使用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灰尘或者脏物落入灶具的内部,给灶具的内部清洁工作带来问题。
另外,目前的后进风装置独立与灶具本体,因此在组装灶具时就需要多安排一个拼装的步骤。用户安装灶具时,安装操作也比较困难,并且,这些安装操作也经常发生物质损害。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于保持灶具内部洁净的灶具的后进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保持灶具内部洁净的灶具的后进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灶具的后进风装置,与灶具面板固定连接,包括后进风本体,所述后进风本体上设置有后迎风部,所述后迎风部上开设有多个后进风口;所述后进风本体上还设置有导风部;所述后进风口的开口方向与灶具的面板平行。
较佳地,所述后进风装置与所述灶具面板为一体结构。
较佳地,还包括一装饰板。
较佳地,所述后进风装置与所述灶具面板通过所述装饰板实现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将灶具的后进风口的开口方向设置为与灶具的面板平行或基本平行,从而避免了实际使用中的灰尘、脏物通过后进风口落入灶具内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由于将后进风装置与灶具面板设计为一体结构,便于灶具的生产组装,也便于用户的安装,减少了物体在组装或安装中被损伤的机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后进风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横断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灶具的后进风装置与灶具的面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后进风本体2。后进风本体2大致为一框形部件,位于燃烧器(灶眼)11的一侧。后进风本体2的一侧用于与面板1固定连接,另一侧用于进风。在后进风本体2上,设置有一后迎风部21。
如图2、图3所示,后迎风部21上开设有多个后进风口211。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后进风口211可合并成开口横截面较大的一个开口,也可以是并列的多个开口。多个后进风口211之间为并列设置。
尤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进风本体2上的后进风口211的开口方向与灶具的面板1平行。
由于后进风口211的开口方向与灶具的面板1平行,而面板1总是朝上设置的,所以后进风口211的开口方向实际上就基本在水平方向。如此结构设计,就避免了实际使用中来自灶具的面板1上方垂直掉落的灰尘、脏物通过后进风口211落入灶具内部的现象。
其次,后进风本体2上还设置有导风部22。导风部22的一个作用是引导进入进风口211后的空气流向灶具内部以实现助燃作用。导风部22的另一个作用是与后进风本体2之间形成一直角,以便于与面板1连接安装时的定位。
另外,后进风装置还包括一装饰板(图1中未示出),设置在面板1后侧。后进风装置2与灶具的面板1可以通过该装饰板更容易地实现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后进风装置与灶具的面板设计为一体结构,便于灶具的生产组装,也便于用户的安装,减少了物体在组装或安装中被损伤的机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林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林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2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