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绞线自动合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2135.4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饶芳秋;兰昌琼;陈贤俊;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38;B65H5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4400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绞线 自动 合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绣花线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绣花线生产的编绞线自动合成器。
背景技术
编绞线是绣花线生产的必备品。现有编绞线的制作是将绣花线疵点丝纱管在络丝机上返倒成三元,再将三元用于编绞。编至三元筒脚约50克时必须再重复返倒成满三元才能正常使用,工序多,废丝率高,增加了成本。因为当三元上丝条余下约50克时就无法拉动丝条,也就无法再继续正常编绞。出现废丝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在三元返倒过程中,常因三元成型较差不能正常返倒,只有处理成废丝。
并且在重复两次反倒三元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参与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综上所述,现有的编绞线制作技术存在反复在络丝机返倒三元,工序多,废丝率高,成本增加等缺陷。
如专利申请号为97238874.5,申请日为1997-09-10,名称为“筒子络丝机往复导丝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筒子络丝机往复导丝装置,是化纤机械筒子络丝机一个改进型的部件,包括导丝连杆、往复套管,其特征是,往复套管轴向设有2个偏心孔,一是往复孔,二是回油孔,2孔轴向平行且相互连通,该设计去掉了原有产品上的易损件密封圈,解决了漏油问题,节省成本和维修工时,提高了筒子质量。上述专利文件的络丝机仅仅是在改进了密封圈,没有对其络丝的设备进行实质性的改进,所以导致在络丝的设备及利用其设备的络丝工艺上仍然存在返倒三元废丝率高,并且有需要重复返倒三元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现提出一种可自动合成疵点丝纱管成编绞线,能一次性完成编线制作程序,减少工作流程,降低废丝率的编绞线自动合成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编绞线自动合成器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导丝钩,导丝钩为螺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疵点丝纱管的纱管销。
本实用新型所述纱管销与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丝钩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丝钩的数量至少为1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纱管销的数量为3-6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纱管销,能将疵点丝纱管固定连接,使丝线在合成时,丝纱管能保持固定。
2、支撑杆上的导丝钩能将各丝纱管上的丝线快速,高效的合成为编绞线。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合成器,避免了传统的编绞线制作:将疵纱管返倒成三元后才可用及编至三元筒脚约50克时必须再重复返倒成满三元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一次即可实现快速高效制作编绞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导丝钩正视图。
图4为导丝钩俯视图。
1、支撑板 2、支撑杆 3、导丝钩 4、纱管销 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编绞线自动合成器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导丝钩,导丝钩为螺旋结构。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疵点丝纱管的纱管销。纱管销与支撑板通过螺丝连接。导丝钩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导丝钩的数量为1个,纱管销的数量为6个。
采用本装置实现编绞线合成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疵点丝纱管固定于自动合成器支撑板的纱管销上。
将纱管上丝线牵出经导丝钩合成编绞线。
至此,一次性编绞线自动合成流程结束。
实施例2
一种编绞线自动合成器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导丝钩,导丝钩为螺旋结构。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疵点丝纱管的纱管销。纱管销与支撑板通过螺丝连接。导丝钩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导丝钩的数量为2个,纱管销的数量为3个。
采用本装置实现编绞线合成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疵点丝纱管固定于自动合成器支撑板的纱管销上。
将纱管上丝线牵出经导丝钩合成编绞线。
至此,一次性编绞线自动合成流程结束。
实施例3
一种编绞线自动合成器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导丝钩,导丝钩为螺旋结构。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疵点丝纱管的纱管销。纱管销与支撑板通过螺丝连接。导丝钩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导丝钩的数量为3个,纱管销的数量为6个。
采用本装置实现编绞线合成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2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经机倒轴杆增加张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缫丝用集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