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901.5 | 申请日: | 201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英;张德庆;孟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压缩 蠕变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性能的仪器。它的功能是测试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在压缩力作用下其形变随时间变化情况。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蠕变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恒定外力(拉力、压力或扭力)作用下,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是高分子材料静态粘弹性的基本表现。特别是橡胶、高分子薄膜和初生纤维等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时,高分子链通过链段运动调整构象,从而产生蠕变行为。各种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分子结构不同,蠕变可分为拉伸蠕变、压缩蠕变和扭转蠕变等。本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它的特点是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采集压缩形变信号经-A/D-转换,由计算机记录形变数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性能的仪器。它的功能是测试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在压缩力作用下其形变随时间变化情况。它的特点是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采集压缩形变信号经-A/D-转换,由计算机记录形变数据。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由压力装置、加热与控温装置、压缩形变测量记录装置组成。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其特征在于由直线位移传感器,A/D转化器,压力装置、加热与控温装置、压缩形变测量记录装置组成,其压力装置采用一个1∶10的杠杆机构,加热与控温装置采用料筒外侧安装的电阻加热圈,料筒内安装有热电偶,并且配备精密温度调节仪 。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位移测量原来用百分表,时间记录用秒表人工记录;现在用直线位移传感器代替百分表,测量更精确,用-A/D-转化卡将0-5V模拟电压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传输给电脑采集系统记录形变数据,计算机自动记录压缩形变随时间变化,具有较宽的压缩应用范围,并能同时提供测定温度对试样蠕变性能影响曲线。
本实用新型其特征是把高分子材料试样放在可控温(20℃-300℃)的料筒中,安装并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压缩形变,经A/D转化器计算机记录压缩形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1.0MPa-50.0MPa负荷下压杆将高分子材料试样压缩变形,直线位移传感器-A/D转换-计算机自动记录压缩形变随时间的变化。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压力装置采用一个1∶10的杠杆机构,加热与控温装置采用料筒外侧安装的电阻加热圈,安装有热电偶测量料筒内温度,并且配备精密温度调节仪精密控制温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实验中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小、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可供大专院校的高分子材料实验教学、高分子材料蠕变学研究使用,也可作为从事高分子材料科研、高分子制品生产的科研院所、企业进行高 分子材料压缩蠕变性能研究、测试的基本仪器。
此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由:1、直线位移电位器;2、信号传输线;3、A/D;4、电脑形变采集系统;5、加压杆;6、压杆;7、加热炉;8、观察孔;9、试样;10、底座;11、温度调节仪;12、热电偶;13、立柱;14、轴承;15、料筒几个部分组成。可通过它的工作过程来了解它的各部件的作用。首先把试样通过观察孔放在料筒的上压杆和底座之间,设定温度调节仪温度(20℃-300℃),然后打开加热炉加热到一定温度,预热5min,再将加压杆(1.0MPa-50.0MPa)和直线位移传感器放到压杆上,开始使用电脑形变采集系统记录压缩形变,并划出一条时间-位移曲线。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分子材料压缩蠕变仪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直线位移电位器;2、信号传输线;3、A/D;4、电脑形变采集系统;5、加压杆;6、压杆;7、加热炉;8、观察孔;9、试样;10、底座;11、温度调节仪;12、热电偶;13、立柱;14、轴承;15、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把试样通过观察孔放在料筒的上压杆和底座之间,设定温度调节仪温度(20℃-300℃),然后打开加热炉加热到一定温度,预热5min,再将加压杆(1.0MPa-50.0MPa)和直线位移传感器放到压杆上,开始使用电脑形变采集系统记录压缩形变,并划出一条时间-位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协同抗微生物组合物
- 下一篇:Web全景图浏览的实现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