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窥镜镜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867.1 | 申请日: | 201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鹰;齐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双通道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且手术器械位置角度可实现灵活调整的一次性双通道内窥镜镜鞘镜鞘。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比如泌尿科,对人体相关部位内部进行检查或微创手术时,不仅经常要使用内窥镜,同时也可能需要一些手术器械同时进入人体与内窥镜配合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镜鞘。另外,以往一些帮助内窥镜及器械进入人体的内窥镜附件多采用不锈钢材质,可进行重复消毒并需要组合在一起使用,如果需要取活检标本或异物,为操纵和控制活检钳、异物钳、剪刀等手术器械,还要在镜鞘中预先装入器械操作器。如此,在即便是并不复杂的检查手术中,需要至少三种以上的内窥镜附件现场装配组合后,才能配合内窥镜及钳剪等手术器械完成检查手术。使用上述组合附件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复使用且多件组合的器械,容易因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交叉感染,二是医生在检查手术中组装各种附件,需要熟悉器械使用方法,工作繁琐而且增加了工作量,使手术时间延长。
授权公告号为CN100569175C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一次性膀胱检查镜鞘,该方案提供了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入人体内部进行诊疗的双通道镜鞘结构,但该镜鞘结构同时也存在问题:首先,诊疗中对手术器械的调整很有限,只能实现向前、向后及绕其轴心自转的调整,工作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手术器械调整位置、角度更灵活、操作准确、可工作空间更大的双通道内窥镜镜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窥镜镜鞘,包括由各自独立的窥镜腔和器械通道组成的鞘管,所述器械通道的前端为开口式,窥镜腔和器械通道之间还设有拨动丝通道,一拨动丝穿过拨动丝通道且其前后各有部分露出拨动丝通道,拨动丝前端连接有一拨动部件;所述拨动部件是滚轮部件或者倒置的“凹”字形的钢丝部件。
进一步,所述拨动丝后端连接操作手柄。
进一步,所述拨动丝为一股或多股绞绕的钢丝。
进一步,拨动丝通道与器械通道的横截面部分相交。
进一步,所述鞘管除了拨动丝通道、器械通道和窥镜腔的空余部分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术器械伸出器械通道的部分与鞘管之间夹着一拨动部件,前后拨动拨动丝,带动了拨动部件的前后移动,使手术器械的器械头发生俯仰角度的灵活调整;另外在鞘管除了拨动丝通道、器械通道和窥镜腔的空余部分分别设有进、出水通道,在手术前通过进水通道进水来撑起手术部位,同时通过排水通道排除手术部位的杂质,使得手术视野清澈可见,操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拨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拨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器械通道与拨动丝通道相通的镜鞘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5是器械通道与拨动丝通道不相通的镜鞘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6是带进、出水腔道的器械通道与拨动丝通道相通的镜鞘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7是带进、出水腔道的器械通道与拨动丝通道相通的镜鞘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中:
1、鞘管; 2、窥镜腔; 3、器械通道;
4、隆起; 5、手术器械; 6、透明视窗;
7、拨动丝; 8、拨动部件; 9、拨动丝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源天线系统、基站和通信系统
- 下一篇:组合式端面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