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1793.1 | 申请日: | 201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源 |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E03B7/09;E03B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 地址: | 30013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直接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市政管网压力接力供水,同时采用变频调速方式以降低能耗的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市政供水系统的水质标准逐步提高,供水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直接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在市政水压基础上增压供水的直接供水设备。该类设备可以结合市政管网的压力进行接力供水,从而满足高层住户的用水需求。
在专利号为ZL200620026206.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管道原有压力,管道全封闭供水,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的供水系统。在该供水系统中,自来水管网依次与阀门、Y型过滤器、倒流防止器连接,倒流防止器通过软接头分别与供水装置和流量检测器连接,供水装置与压力检测器、稳压罐依次连接。电源通过总断路器分别与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连接,第一、第三断路器分别通过热保护器与第一、第二水泵电机连接,两个水泵电机和第二断路器与变频器连接;电源通过单保险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智能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检测器和流量检测器连接,智能控制器、压力检测器和流量检测器分别与变频器连接。该供水系统在供水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不需设水箱,减少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
但是,现有的直接供水设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楼层高度所需的供水压力不同,以及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也不同,需要直接供水设备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供水方式,进而降低设备的整体能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包括进水单元、供水单元、变频控制柜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其中,
所述进水单元设置在市政管网的接入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总进水阀门之前,用于检测进水口的市政管网水压;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变频控制柜与出水管线之间,用于检测出水口的水压;
所述供水单元为封闭腔体,腔体内设置有水泵;
所述变频控制柜与所述水泵连接。
其中,所述进水单元包括总进水阀门、Y型过滤器、倒流防止器和软接头,所述总进水阀门设置在市政管网的接入处,所述Y型过滤器、所述倒流防止器和所述软接头沿进水管线的走向顺序布置。
所述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还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水单元的水泵吸水口处,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水单元的水泵出水口处。
所述变频控制柜中,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和变频器组成主回路;可编程序控制器和中间继电器组成控制回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采用全封闭运行方式,杜绝了污染;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接力供水,减少了二次加压所需的能耗;采用变频调速方式一方面能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供水需求,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整体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碟阀 2:Y型过滤器 3:倒流防止器 4:软接头
5:压力传感器 6:供水单元 7:稳压罐 8:变频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能耗直接供水设备(简称供水设备)包括进水单元、压力传感器、供水单元、稳压罐和变频控制柜。其中,进水单元进一步包括碟阀1、Y型过滤器2、倒流防止器3和软接头4。该碟阀1设置在市政管网的接入处,Y型过滤器2、倒流防止器3和软接头4沿进水管线的走向顺序布置。
压力传感器5至少有四个,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作为总进水阀门的碟阀1之前,用于检测市政管网的压力值;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变频控制柜8与出水管线之间,用于检测整个供水设备出水口的水压;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供水单元6的水泵吸水口处,用于检测水泵吸水口处的压力值;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供水单元6的水泵出水口处,用于检测水泵出水口处的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源,未经李庆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智能门锁
- 下一篇:线性恒流控制器、芯片及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