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腔储油杯的具有残留阀的双活塞制动主缸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757.5 | 申请日: | 201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1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陶能玉;陆锐;罗亚军;许亮;王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发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B60T13/57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储油 残留 活塞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后腔储油杯的具有残留阀的双活塞制动主缸。
背景技术:
制动主缸带真空助力器总成基本上是作为制动系统的一个动力源存在的,它是将驾驶员的制动踏板力转化为液压力,并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通常分为单活塞和双活塞式;以往的制动主缸结构,大多是通过进油接头连接到外设的储油装置,长期使用有漏液的危险,且长期使用,外接的储油装置容易产生晃动,影响油路连接。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后腔储油杯的具有残留阀的双活塞制动主缸,解决以往的制动主缸结构,大多是通过进油接头连接到外设的储油装置,长期使用有漏液的危险,且长期使用,外接的储油装置容易产生晃动,影响油路连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后腔储油杯的具有残留阀的双活塞制动主缸,包括缸体:缸体中部具有油室,油室右端安装有孔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左端安装有后活塞总成,后活塞总成右端外套装有后副皮圈,后活塞总成左端外套装有后主皮圈,后活塞总成左端安装有后弹簧,后弹簧左端安装有前活塞总成,前活塞总成右端外套装有前副皮圈,前活塞总成左端外套装有回油片和弹簧座,前活塞总成左端安装有前弹簧,前弹簧顶靠在缸体左端;前活塞总成和后活塞总成对应处缸体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油接头,后活塞总成处的进油接头外安装有后腔储油杯,后腔储油杯与进油接头接触处安装有O型密封圈,后腔储油杯外套装有双钢丝式环箍;前活塞总成下端缸体上安装有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与缸体之间安装有限位螺钉垫片;前活塞总成和后活塞总成对应处缸体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油接头,出油接头与缸体接触处安装有铜垫片,出油接头内安装有残留阀,残留阀上端安装有残留阀弹簧,残留阀弹簧上端顶靠在缸体上,出油接头下端安装有防尘塞;缸体侧边设置有放气螺钉,放气螺钉外安装有放气螺钉帽。
所述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均通过油道连接到油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缸体顶部后进油口外直接安装后腔储油杯,并在后腔储油杯外安装卡箍的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因长期使用造成的漏液,增加了产品整体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后腔储油杯的具有残留阀的双活塞制动主缸,包括缸体1:缸体1中部具有油室,油室右端安装有孔用弹性挡圈21,孔用弹性挡圈21左端安装有后活塞总成19,后活塞总成19右端外套装有后副皮圈20,后活塞总成19左端外套装有后主皮圈18,后活塞总成19左端安装有后弹簧17,后弹簧17左端安装有前活塞总成10,前活塞总成10右端外套装有前副皮圈16,前活塞总成10左端外套装有回油片15和弹簧座14,前活塞总成10左端安装有前弹簧9,前弹簧9顶靠在缸体1左端;前活塞总成10和后活塞总成19对应处缸体1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油接头,后活塞总成10处的进油接头外安装有后腔储油杯13,后腔储油杯13与进油接头接触处安装有O型密封圈12,前腔储油杯13外套装有双钢丝式环箍11;前活塞总成10下端缸体1上安装有限位螺钉2,限位螺钉2与缸体1之间安装有限位螺钉垫片3;前活塞总成10和后活塞总成19对应处缸体1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油接头5,出油接头5与缸体1接触处安装有铜垫片6,出油接头5内安装有残留阀7,残留阀7上端安装有残留阀弹簧8,残留阀弹簧8上端顶靠在缸体1上,出油接头5下端安装有防尘塞4;缸体1侧边设置有放气螺钉22,放气螺钉22外安装有放气螺钉帽23,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5均通过油道连接到油室。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发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发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