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状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1361.0 | 申请日: | 201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芸;江海波;孙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06 | 分类号: | B21D5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成型 前端 轮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成型工装,具体说是热交换器盘状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使用的金属管为空心管,一般外直径为6mm至9mm,管壁厚度0.7mm至1mm,这使得金属管在拉、拽的过程中,碰到硬物容易产生瘪和划伤。为了运输方便,目前采用工型工装,将热交换器金属管盘绕在工型工装中,形成柱状体转运。一般金属管盘绕成柱状体的高度为1.2m,其直径为1m。由于工厂生产热交换器的工作台面高度通常是0.9m,受场地限制,柱状金属盘管与工作台一般相距4m至5m,当柱状金属盘管中盘管面低于0.9m时,被加工的金属管的运动线路出现了斜度,也就是金属管运动时出现了向上爬行,碰到工作台面端头很容易造成空心金属管出现瘪或划伤,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了避免金属管体受损,通常在此处设有一名操作工,负责金属管输送不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盘状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通过在柱状金属盘管和工作台面之间设置所述的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改变金属管运动轨迹,解决了制造前端金属管运动过程中瘪和划伤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劳动工位,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挂架和挂轮组成,其特征是在挂架的底部设有底座,在挂架的挂杆上开有多个通孔;挂轮的轮体的周边开有凹槽,所述轮体中心部位安装了一个轮芯,螺母将轮体和轮芯紧密连接成一体;所述轮芯插入所述挂杆上的所述通孔中,紧固件锁紧了所述轮芯的轴向位移距离。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柱状金属盘管和工作台面之间设置盘状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改变了金属管运动轨迹,彻底解决了盘状金属管在成型前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金属管瘪和划伤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取消了人工操作岗位,降低了产品成本。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中标号:1挂架、2挂轮、3底座、4挂杆、5固定孔、6轮体、7轴芯、8螺母、9紧固件、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盘状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由挂架1和挂轮2组成,其特征是:在挂架1的底部设有底座3,底座3功用是保证盘状金属管成型前端用挂轮架在工作时,挂杆4始终垂直地面,底座3可为梯形状中间含通孔的石头或金属块。
挂架1的挂杆4上开有多个通孔5,一般两孔间距25mm,便于调节挂轮2的高低。参见图2,轮体6的周边开有凹槽10,轮体6的直径大于400mm;所述轮体6中心部位安装了一个轮芯7,螺母8将轮体6和轮芯7紧密连接成一体;所述轮芯7插入所述通孔5中,紧固件9锁紧了轮芯7的轴向位移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钢筋调直动切切断机
- 下一篇:叶轮外罩成型拉伸一体化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