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破膜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170.4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祖茂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祖茂衡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综合征 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破膜钢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征。其病理改变主要是下腔静脉内出现一隔膜将下腔静脉完全阻塞。此病内科治疗无效,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和开腹将隔膜切除,其创伤巨大且并发症多.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介入治疗是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下腔静脉隔膜撕破而使下腔静脉恢复通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一坚硬的钢针将隔膜穿通,故破膜穿刺是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关键性操作步骤,破膜钢针是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不可缺少的器械之一。而目前使用的破膜穿刺器械均用其他产品,如房间隔穿刺针,门静脉穿刺针(RUPS-100),由于下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时存在做向左向前的角度,而房间隔穿刺针门静脉穿刺针均不能满足下腔静脉角度的需要,从而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破膜钢针,钢针可以通过经皮穿刺途径进入下腔静脉,通过外力进行破膜,使介入治疗获得成功,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破膜钢针,包括针头、钢针本体和支脚,支脚安装在钢针本体末端,针头设置在钢针本体前端。
进一步,针头呈钝化的锥形形状,直径为0.5mm。
进一步,钢针本体直径为0.89mm,长度为1.2m。
进一步,支脚与钢针本体呈90°,长度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经皮穿刺途径,借助外力使破膜钢针穿通闭塞的下腔静脉隔膜,可以使介入治疗获得成功,从而达到微创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效果明显,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钢针本体,3、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破膜钢针,包括针头1、钢针本体2和支脚3,支脚3安装在钢针本体2末端,针头1设置在钢针本体2前端;针头1呈钝化的锥形形状,直径为0.5mm;钢针本体2直径为0.89mm,长度为1.2m;支脚3与钢针本体2呈90°,长度为20mm。
一种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破膜钢针,其材料为不锈钢,钢针本体2前端可以根据下腔静脉的角度进行弯曲塑型,针头1设置成钝化的锥形,可以使破膜钢针从膜中间最薄弱的地方穿过,可以防止针头1从血管两侧穿过,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治疗时,首先使用导管,将导管慢慢伸入血管内,当遇到隔膜时,导管便不能继续进入,此时将根据血管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角度而塑型的破膜钢针从导管中插入,慢慢伸入到隔膜处,通过透视监测破膜钢针的位置,人工通过支脚3来改变针头1的方向和力度的大小,使针头1能够从隔膜中间薄弱区穿过,从而达到破膜穿刺的目的;破膜钢针穿透隔膜后,沿破膜钢针推送导管到隔膜远端,拔出破膜钢针,再经导管穿入导丝,当导丝穿过隔膜后,保留导丝,交换球囊导管至隔膜处进行球囊扩张治疗,从而使血管再通,达到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祖茂衡,未经祖茂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物喂药器
- 下一篇:可调角度式移动解剖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