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泄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067.X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建;胡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建;胡东峰 |
主分类号: | F04B53/04 | 分类号: | F04B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范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式泄油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泄油器,特别是一种在油井作业时将油管内原油泄入套管内,以防止环境污染的自锁式泄油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销钉泄油器,存在泄油器销钉密封不严导致油井管柱漏失造成油井作业的弊端:
A.需在起出油井内抽油杆及泵柱塞后,向油管内投掷抽油杆撞击泄油上的泄油销钉实现泄油,但在实际使用中经常有投杆投偏,泄油器销钉未断开的现象发生,导致泄油器无法正常打开而失效。
B.投杆过程中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产生不同程度的挂碰,损伤泵筒内壁的镀铬层,影响后期的对抽油泵的修复再使用。
C.在实际使用中,有众多泄油器销钉密封装置失效,导致油井漏失无法正常生产,造成作业检泵。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泄油操作简便,密封严密,不会对泵筒内壁镀层造成损伤的自锁式泄油器。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种自锁式泄油器,由触撞板(1)、导向锥杆(2)、自锁器(3)、油管短节(4)、外筒(5)、弹簧(6)、锥尖(7)、凡尔球(8)、凡尔座(9)和阀体直通管(10)组成,其特征在于:
一所述的导向锥杆(2)为实心圆杆,上端焊接有触撞板(1),尾端为锥尖(7),呈锥形,可在泄油孔中自如移动;
一所述的外筒(5)呈圆筒状,中空,其一端焊接在自锁器(3)上,另一端与阀体直通管(10)的泄油孔相连,其内设有一弹簧(6),导向锥杆(2)从所述的自锁器(3)、外筒(5)、弹簧(6)中穿过;
一所述的阀体直通管(10)的中端设有中心孔与阀体连通的凡尔座(9),凡尔座(9)的内径小于凡尔球(8)的直径。
所述的凡尔球(8)呈圆球体;所述的凡尔座(9)中心孔的内表面加工成圆弧面,与凡尔球(8)球面配合。
所述的外筒(5)末端设有一防止所述弹簧(6)沿导向锥杆(2)轴向向后移动的凸台。
该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A.泄油操作简便。只需在油井作业时下放活塞触碰泄油器自锁开关,使自锁装置锁紧的同时导向开关下行将固定凡尔球推移开阀座,固定凡尔打开,从而实现泄油。
B.不需要进行投杆,所以不会对泵筒内壁镀层造成损伤
C.由于是运用打开固定凡尔球座进行泄油,密封装置有效。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泄油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泄油器自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触撞板2、导向锥杆3、自锁器4、油管短节5、外筒
6、弹簧7、锥尖8、凡尔球9、凡尔座10阀体直通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锁式泄油器,由触撞板1、导向锥杆2、自锁器3、油管短节4、外筒5、弹簧6、锥尖7、凡尔球8、凡尔座9和阀体直通管10组成,其特征在于:
一所述的导向锥杆2为实心圆杆,上端焊接有触撞板1,尾端为锥尖7,呈锥形,可在泄油孔中自如移动;
一所述的外筒5呈圆筒状,中空,其一端焊接在自锁器3上,另一端与阀体直通管10的泄油孔相连,其内设有一弹簧6,导向锥杆2从所述的自锁器3、外筒5、弹簧6中穿过;
一所述的阀体直通管10的中端设有中心孔与阀体连通的凡尔座9,凡尔座9的内径小于凡尔球8的直径,
所述的凡尔球8呈圆球体;所述的凡尔座9中心孔的内表面加工成圆弧面,与凡尔球8球面配合。
所述的外筒5末端设有一防止所述弹簧6沿导向锥杆2轴向向后移动的凸台。
自锁式泄油器由固定凡尔球8,导向锥杆2上、下行动作来选择自锁、解锁状态,即与有杆泵活塞组合完成自锁锥杆开关泄油,解锁锥杆开关关闭阀座抽油等动作。
具体操作时,下井时,带泄油装置可正洗井抽油泵固定凡尔球8,随抽油泵管柱下入油井设计深度。当油井需要作业时,下放活塞使之触碰触撞板1,由于惯性和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导向锥杆2向下运行,自锁器3产生自锁,弹簧6被压紧,导向锥杆2被锁紧的同时,从泄油孔中穿过的锥尖7将固定凡尔球8推移离开凡尔座9,使阀体直通管10的油流通道,通过打开的固定凡尔球8与筛管贯通,使油管内原油泄入油井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建;胡东峰,未经张晓建;胡东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冷暖空调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联太阳能冷暖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