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中基于IEC61850标准的通信对象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9244.0 | 申请日: | 201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曾华荣;杨涛;杜剑光;魏天魁;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智光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 地址: | 550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监测 系统 基于 iec61850 标准 通信 对象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领域,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如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广域测量系统等。这些系统在带来技术进步与方便使用的同时,各系统间的联系与综合应用却显得日渐复杂,且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各系统没有形成同一技术规范
各个设备生产厂家的应用系统,都是以生产厂家自己使用方便为前提,所采用的标准也不统一,尤其在35~110kV变电站,应用情况及实际效果千差万别,这就造成各系统的综合应用及互联显得非常困难,极大地制约了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广与发展。
2、各系统没有统一信息模型和标准访问接口
变电站业务系统的建设多是针对特定的业务需求,各系统间高度异构而缺乏总体规划和协同,并且重复组网,接口方式不统一,信息共享困难,使变电站的信息化建设面临“投资多、见效慢”的困境。
3、标准的缺失导致应用系统可扩展性差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力系统用户对变电站新技术的需求变化极快,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的林立,使得用户对原厂家的依赖性过大,一旦新应用涉及原系统的升级维护,重复投资在所难免,系统的后期升级维护非常艰难。
以上的种种现象都为电力系统用户带来了不便,实际使用时一台监控主机需要打开多个应用系统,在新增系统时,往往又需要重复建设通道,投资新的服务器及监控系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的有效整合,这些突出的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而国际电工协会发布的IEC61850标准对变电站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信息模型及访问接口都做出了统一的规定,这就使得以上所列问题的解决有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法正在加快。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关键是对变电站(以及大型发电厂)实现有效的信息监测、采集和数据管理,进而为变电站的运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变电站信息化、规范化的研究受到了电力企业用户的关注和欢迎。在变电站领域,这种通信对象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监控系统中基于IEC61850标准的通信对象服务器,该装置由CPU单元、电源单元、4路异步串口单元、4路以太网口单元、硬件看门狗单元、GPS模块单元组成;其中电源单元与CPU单元、GPS模块单元相连提供工作电源;CPU单元与4路以太网口单元、4路异步串口单元相连接;CPU单元通过总线与GPS模块单元相连接;CPU单元通过总线与硬件看门狗单元相连接。
所述的CPU单元,采用ARM926EJ-S为核心的AT91SAM9260处理器,采用5级流水线寻址操作方式,执行效率更高;
所述的电源单元,采用独立的+5V开关电源供电,在电路板上以LM3940 DC/DC稳压芯片转换为芯片的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4路异步串口单元是由,是通过在AT91SAM9260的芯片上扩展4路ISO3082自带隔离单元的串行485总线收发器而构成;
所述的4路以太网口单元,是通过扩展8139D以太网通信控制芯片而构成;
所述的硬件看门狗单元,其内部独立,并对系统进行监控;
所述的GPS模块单元,采用具有串行数据输出的模块化设计,对时精度可控制在1ms以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该装置1)既可接入不符合IEC61850标准的装置或系统,并对外提供符合IEC61850标准的信息模型及数据访问接口,同时也可接入符合IEC61850标准的装置或系统,从而实现设备与系统的标准化、统一化的对外模型发布及信息访问接口;2)独立的硬件看门狗单元,可以防止程序跑飞而发生的意外;3)变电信息统一模型构建和动态加载;4)对全站所有设备与系统可进行统一的整合与处理,实现全站内规范的统一,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性,同时在系统的升级维护方面没有技术壁垒,标准性及可扩充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智光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智光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版印刷用电极组合物
- 下一篇:使用固定销的用于门的窗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