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8730.0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邹爱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爱贞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B05B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2000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雾化降温装置,通过水雾化过程中对周围热量的吸取来降低环境温度。
背景技术:
目前的降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风力降温。例如风扇,通过风扇吹动气流,令人达到降温的功效。风扇本身不会降低环境的温度,其产生的气流在经过人体时,令人体表面的水份蒸发,水份蒸发过程中将吸取一定的热量,从而让人感觉温度降低。另一种就是采用制冷装置降温。例如空调等产品,其是直接将冷空气吹入环境中,从而通过热交换令环境中的气温降低。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的降温方式中,风扇本身并无法降低温度。而空调虽然可以降低环境中的温度,但是这个环境必须是较为密闭的空间,否则空调很难达到降温效果。另外,空调工作过程中,能耗较高,并且其可能加剧室内空气中的干燥,引发使用者呼吸道疾病。
另外,我们知道,水在汽化过程中(即由液态转换为气态),必须吸收一定的热量,利用这一原理,本发明人设计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降温装置,其利用水的液气转化过程中的需要吸热的原理,通过人工的将水份雾化,吸取环境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雾化降温装置包括用于盛水的容器、一与容器连通的水泵、一气压加压装置、调节阀以及与调节阀连通的雾化喷头,所述的水泵与气压加压装置与调节阀连通,通过调节阀将气、水调节混合后输出至雾化喷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电路,水泵、气压加压装置和雾化喷头均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电路还与一温湿度感应器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压加压装置为气泵或者风扇。所述的水泵采用柱塞式电磁水泵。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泵将容器内的水抽出,并形成高压,然后通过气压加压装置产生的气体与高压水混合,形成气、水混合物,最后气、水混合物通过雾化喷头喷出,形成水蒸汽或者微小的水颗粒喷射到环境中,水蒸汽在蒸发过程中形成热交换,将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令环境的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降温所使用的媒介为水,通过水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的热量转换来降低环境的温度,整个过程能耗低,并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降温效果迅速,人体舒适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容器 2 水泵 3 气压加压装置 4 调节阀
5 雾化喷头 6 温湿度感应器 7 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容器1、水泵2、气压加压装置3、调节阀4、雾化喷头5、温湿度感应器6和控制电路7。
容器1用于盛装本实用新型的降温媒介——水,水泵2通过管路与容器1的出水口连通。为了获得较大的水压,水泵2可采用柱塞式电磁水泵。气压加压装置3采用的是气泵或者风扇,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
水泵2和气压加压装置3出口连通混合后与调节阀4连通,通过该调节阀4可以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出口与雾化喷头5连通,即通过调节阀4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雾化喷头5内,通过雾化喷头5的高压雾化作用形成水汽喷射到空气中。
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该装置还设置有一控制电路7,水泵2、气压加压装置3和雾化喷头5均连接于该控制电路7中。通过控制电路7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运转。该控制电路7还与一温湿度感应器6连接,通过温湿度感应器6来测量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如果其数值达到额定数值后,控制电路7接收到该信号,其将触发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雾化喷头5开始向空气中喷洒水雾,从而降低环境中的温度和提高环境中的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温湿度感应器6将信号输送至控制电路,并对实际检测的对环境的情况进行反馈,调节流量,喷雾颗粒,液体和气体压力等各种参数。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中可以设置时序控制器,通过输入面板任意设定喷雾时间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爱贞,未经邹爱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8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