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8504.2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1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姜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爱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14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毛刺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存在各种质量问题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总结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问题主要来自于毛刺。在处理毛刺的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占主导,主要是:1、工具选择不合理;2、去毛刺不到位造成二次或多次返工;3、打磨过量造成人为报废;4、表面碰伤、甩坏产品等千差万别的质量问题。其次就是效率低。为了避免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不良,构想用机器人去毛刺。
由于产品产生毛刺的地方都是在边缘、轮廓、棱角等位置,去毛刺的工具与产品的面一般是在90°或45°的方向上,这样对于去毛刺机器的执行机构的姿态要求就比较特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以解决去毛刺机加工角度受局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臂以及第二旋转臂,所述的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均为“厂”字形结构并且上下平行设置,其一端通过转轴互相连接,第一旋转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毛刺机的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动力头支架相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所述的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的“厂”字形结构两边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所述的第一旋转臂的尺寸大于第二旋转臂(在原点位置时,电机7的中心线与刀具的中心线是重合的)。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所述的转轴均设有驱动电机。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120°的连接机构,结构合理,这种结构,既解决了棱角位置,也解决了边缘和轮廓位置上的毛刺,同时又让去毛刺机增加了新的功能,即可以在不同的方位上进行加工处理(如钻孔、倒角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旋转臂1以及第二旋转臂2,所述的第一旋转臂1和第二旋转臂2均为“厂”字形结构并且上下平行设置,其一端通过转轴3互相连接,第一旋转臂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4与毛刺机的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旋转臂2的另一端与动力支架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旋转臂1和第二旋转臂2的“厂”字形结构两边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所述的第一旋转臂1的尺寸大于第二旋转臂2。所述的转轴3、4均设有驱动电机6、7。
本旋转机构采用两个120°的连接机构,并可在电机6、7驱动下绕转轴3、4在360度范围内任意转动,其结构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去毛刺机加工角度受局限的问题。该结构既解决了棱角位置,也解决了边缘和轮廓位置上的毛刺,同时又让去毛刺机增加了新的功能,即可以在不同的方位上进行加工处理(如钻孔、攻丝、倒角等二次加工)。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爱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爱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8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