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盾构区段接触网刚性悬挂接地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811.9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4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谌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盾构 区段 接触 刚性 悬挂 接地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盾构区段接触网刚性悬挂接地端子。
背景技术
地铁牵引供电一般采用直流1500V或者是直流750V两种电压等级供电,在直流供电中会形成沿线路的杂散电流,对地铁沿线的金属管线有很大的腐蚀和破坏,因此在地铁中会安装一根贯通全线的架空地线,当接触网上的电流通过悬挂底座向隧道结构钢筋或者其它的金属管线泄流时,电流会及时通过架空地线迅速泄流,大大减少对隧道内钢筋和地铁周围金属管线的腐蚀,保护了隧道结构和周围的金属管线,因此架空地线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地铁接触网刚性悬挂的底座必须通过接地端子和架空地线引线与架空地线可靠连接,并纳入地铁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刚性悬挂大约8米就有一处悬挂定位点,因此接地端子安装工作很大,接地端子安装方式:通过紧固件直接将接线端子底座安装在接触悬挂锚栓上,从而起到支撑铜接线端子和连接架空地线的作用。
目前接地端子结构复杂,地铁盾构区段净空底,架空地线引线使用的是硬铜绞线,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弯曲困难,施工难度大,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会增加架空地线引线用量,且对于以后运营维护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连接牢固的地铁盾构区段接触网刚性悬挂接地端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接线端子底座本体改为直板结构,特别是在本体上开有安装孔,在使用时,将底座本体一端与接触悬挂锚栓固连,另一端与铜接线端子直接固定即可。极大的方便了施工安装,且安装牢固,安装效率高.
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底座本体采用碳素结构钢Q235A材料,通过对产品的材质优化,使其强度更好,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改进是,接线端子底座本体表面具有防腐层。使产品具有耐腐蚀、免维修、使用寿命长、质量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顺线路方向接线端子底座和铜接线端子安装视图。
图2是图1 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顺线路方向接线端子底座和铜接线端子安装视图。
图5是图4 A′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底座本体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底座本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底座和铜接线端子安装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顺线路方向接地端子放大图,其中的接地端子底座如图3所示,接线端子底座本体2有一个90度的折弯面。接线端子底座本体2一端通过两颗螺帽将本体固定在接触悬挂锚栓1上,然后将铜接线端子3直接固定在本体的另一端折弯面上,架空地线引线4竖直向上遇到盾构壁时向线路外侧弯转与贯通架空地线5连接,当接触网通过绝缘子放电时,绝大部分泄漏电流能够及时沿架空地线排流,减少泄漏电流和杂散电流对盾构区段结构钢筋和周围金属管线的腐蚀。现有技术中由于铜接线端子与接触悬挂锚栓距离小,施工中将铜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子底座连接很不方便,且施工难度大,很难保证可靠连接,由于盾构隧道净空较低,接线端子底座与隧道顶部距离小,施工中架空地线引线刚从铜接线端子出来就开始拐弯,架空地线引线为较粗的硬铜绞线,硬度大,拐弯困难,施工完成后架空地线引线与隧道壁易摩擦,加上机车通过悬挂点时对整个支架的震动作用,造成部分架空地线磨损严重,很难起到保护的作用。
图6、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底座本体视图。接线端子底座本体2为直板结构,采用碳素结构钢Q235A材料制成,本体表面涂覆有防腐层,其上面还开有两个安装孔,大小分别为Φ22和Φ18,大孔通过紧固件直接固定在接触悬挂锚栓上,小孔连接铜接线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