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215.0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耿德先;何有奇;邵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用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池箱是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的一个重要部件,电池箱结构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箱体内电池组的安全工作状况,而传统的电池箱基本包括箱体和扣合在箱体上的盖体,箱体包括底板及自底板四周向上延伸的两对互相平行的四块侧板,箱体内收容有串并联的电池组。
该种设计的电池箱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电池组安装于高速行驶的车辆中,由于车辆的颠簸,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故障,如因单体电池之间连接不牢固而发生断路,更有甚者,当某个单体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时,与之并联的其他电池便会对该故障电池进行反向充电,从而使故障电池的温度急速上升,引发电池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流便会冲开电池箱,这时,外部的空气便会快速进入电池箱内,过高的温度并有空气助燃,引发车辆自燃,对人员、财产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箱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能防水、防暴、防腐的安全型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按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池箱,其包括箱体和盖接于箱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箱体包括外箱体和内衬体,外箱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四周延伸的侧壁,内衬体为四块开设有通风孔的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框体,所述外箱体和内衬体之间形成夹层。
优选的是,所述外箱体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结构,外箱体侧壁内表面设有自端面延伸至底壁的第一加强筋。
优选的是,所述外箱体和内衬体之间的夹层上设有中央设有开口的垫框。
优选的是,所述外箱体底壁的底面在长度方向上设有平行分布的第二加强筋,在宽度方向上设有两平行的且安设有滑动轮的滑块。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上安设有无底部的收容盒,所述收容盒与盖体组合成主控箱。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盖接于箱体后,箱体内部呈密封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内衬体内组装有电池组,通风孔设置于内衬体两相对侧板的对应位置处。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盖接于箱体后,箱体内填充有非助燃性气体。
优选的是,所述非助燃性气体为氮气。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和盖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由于具有双层结构设计,并且外层结构将电池箱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绝,因此,即使电池箱内部温度过高,箱体内有限的空气或者非助燃性气体也不会维持电池箱内部自燃,保证了行车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2)由于外层结构将电池箱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绝,故,雨水以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也无法进入电池箱体内。
3)由于外箱体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结构,故电池箱内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也极易散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箱体与盖体分开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箱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箱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主控箱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池箱100,其包括箱体10和盖接于箱体上的盖体20。
箱体10包括外箱体11和内衬体12,外箱体11呈矩形状,其包括底壁13及自底壁四周延伸的侧壁14。外箱体侧壁14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结构15,外箱体侧壁14内表面设有自端面延伸至底壁的第一加强筋16。散热片结构15环绕着整个外箱体侧壁的外表面,其用于增大散热面积,及时有效地将箱体10内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失。
内衬体12为四块开设有通风孔121的侧板122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框体,外箱体11和内衬体12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上设有中央设有开口的垫框171。为了形成散热通道,前述通风孔121通常设置于内衬体12两相对侧板122的对应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