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捻机牵引压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6002.6 | 申请日: | 201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李卫卫;门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02 | 分类号: | D07B7/02;D07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捻机 牵引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线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双捻机牵引压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双捻机在第二次捻股的相对静止点处即出线处仅仅依靠牵引轮及导轮间形成的一个“八字轮”进行运转,这种在无其他任何保证措施情况下,收线机或钢帘线一旦出现故障时,牵引轮一定会在惯性下继续进行旋转,然而“八字轮”上的钢帘线在收线机因故障停止或断丝时会变的非常松散,这样失去了相对静止点的第二次捻股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因这种情况而导致整盘钢帘线报废的情况数不胜数,很显然,现有技术中不仅大大浪费了成本,而且“八字轮”及捻股主机中的钢帘线松散会大大增加重新绕线的操作强度,从而增加了工人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收线机出现任何故障的情况下都能确保钢帘线捻股参数不受影响,防止钢帘线松散,从而减少废品率,减轻工人负担的双捻机牵引压线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双捻机牵引压线装置,包括导轮和牵引轮,在所述牵引轮和导轮间的钢帘线绕线形成一个“8字轮”,所述牵引轮的一侧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绕其转动并用于压紧钢帘线的压轮装置,所述压轮装置与所述牵引轮相啮合。
所述压轮装置包括与旋转轴转动连接的杠杆,设置在杠杆端部并与牵引轮相啮合的压轮和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与杠杆固定连接的拉簧,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压轮限位的限位螺栓。
所述牵引轮上设有具有椎边的凹槽,所述压轮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凹槽锥度相同的凸棱。
所述杠杆远离压轮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栓,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上。
所述杠杆位于压轮的一端设有第三螺栓,所述压轮设置在第三螺栓的一端并与牵引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螺栓的另一端设有把手。
所述第三螺栓上位于所述压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收线机出现任何故障的情况下都能确保钢帘线捻股参数不受影响,防止钢帘线松散,从而减少废品率,减轻了工人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双捻机牵引压线装置,包括导轮1和牵引轮2,在所述牵引轮2和导轮1间的钢帘线14绕线形成一个“8字轮”,所述牵引轮2的一侧设有支座3,所述支座3上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上设有绕其转动并用于压紧钢帘线14的压轮装置,所述压轮装置与所述牵引轮2相啮合。
所述压轮装置包括与旋转轴4转动连接的杠杆5,设置在杠杆5端部并与牵引轮2相啮合的压轮6和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3与杠杆5固定连接的拉簧7,所述支座3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压轮6限位的限位螺栓8。
所述牵引轮2上设有具有椎边的凹槽21,所述压轮6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凹槽21锥度相同的凸棱61。
所述杠杆5远离压轮6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栓9,所述支座3上设有第二螺栓10,所述拉簧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螺栓9和第二螺栓10上。
所述杠杆5位于压轮6的一端设有第三螺栓11,所述压轮6设置在第三螺栓11的一端并与牵引轮2相啮合,所述第三螺栓11的另一端设有把手12。
所述第三螺栓11上位于所述压轮6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装置13。弹性装置13可以是设置在压轮6两侧的弹簧,通过这种结构能保证压轮6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回弹力,使得压轮6在轴向上是可以串动的,消除了因加工或安装误差导致压轮6与牵引轮2相啮合的锥边不能相对的弊端,确保凸棱61和凹槽21总能很轻松的压紧钢帘线。使用时在压轮6的内部装有轴承,能保证压轮6的高速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运用力矩原理巧妙的将杠杆5设置在两个极限方向,当操作工在机器运转前进行绕线时,只需握住把手12向下用力转动,杠杆5便会在拉簧7的拉力力矩作用下绕旋转轴4向下运动,直至抵达限位螺栓8。此时压轮6与牵引轮2间便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隙便于人工操作。当穿线完成后即“8字轮”完成,只需将把手12用力向上转动,杠杆5同样在拉簧7作用下绕旋转轴4向上转动,直至压轮6的凸棱61与牵引轮2的凹槽21相啮合紧紧压住钢帘线14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6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掘工作面井巷全自动安全装备
- 下一篇:一种耐磨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