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培养摇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5925.X | 申请日: | 201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龙;朱秋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培养摇床。
背景技术:
恒温培养摇床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属于生化仪器,广泛用于对温度和振荡频率有较高要求的细菌培养、发酵、杂交、生物化学反应以及酶和组织研究等。
现有技术中的恒温培养摇床包括外罩、检测门、电动机、床体、振荡装置、支架等,所述外罩为长方形结构,检测门位于外罩上方,电动机安装在外罩内部下方,振荡装置下部与电动机连接在一起。通过以上所述部件可以解决现有摇床制作的特殊膜平衡度差,不能进行恒温无菌培养的问题,但是该类型的恒温培养摇床,不能对温度、转速以及累计时间进行连续、精确实时显示,另外,其床体结构中的门,在使用时,操作不方便,容易使操作者的手压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温度、转速以及累计时间进行连续、精确实时显示,能恒温无菌培养、保证平衡度、操作方便的恒温培养摇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上部设有风机装置,所述外壳内上部,所述外壳内下部设有电源装置和振荡装置,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便于操作的有机罩,所述外壳的下部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温仪,所述控温仪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控温仪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面板。
其中,所述振荡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下端的振荡器下底盘,所述振荡器下底盘上端设有振荡底板,所述振荡地板上端设有偏心长轴,所述偏心长轴的一侧设有偏心短轴,所述偏心长轴与偏心短轴通过皮带和皮带轮连接有振荡电机,所述偏心长轴上端设有振荡板,所述振荡板上端设有万能夹,所述振荡电机与所述操作面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风机装置包括风机壳,所述风机壳连接有轴流风机,所述风机壳内设置有电热管,所述风机壳的一端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操作面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插座、电源开关、超温报警器以及保险器,所述超温报警器与所述感应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机壳的一侧且对应于所述风机装置的后端开设有振荡器风门过滤装置,所述振荡器风门过滤装置包括振荡器风门,所述振荡器风门设有风机网罩。
其中,所述有机罩固定有拉手和门开关。
其中,所述机壳与有机门之间铰接有铰链杆和铰链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上部设有风机装置,所述外壳内上部,所述外壳内下部设有电源装置和振荡装置,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便于操作的有机罩,所述外壳的下部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温仪,所述控温仪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控温仪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振荡装置的振荡使需要培养的物料或产品平衡,通过风机装置对振荡装置输送热风,对培养的物料或产品除菌,另外,控制装置对机壳内部的温度、电机的转速以及累计时间进行连续、精确实时显示,以此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便于操作,所述有机罩可方便打开,防止操作者压伤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 2——风机装置
3——电源装置 4——振荡装置
5——控温仪 6——操作面板
7——振荡器下底盘 8——振荡底板
9——偏心长轴 10——偏心短轴
11——皮带轮 12——振荡电机
13——振荡板 14——万能夹
15——风机壳 16——轴流风机
17——电热管 18——感应装置
19——电源插座 20——电源开关
21——超温报警器 22——保险器
23——振荡器风门过滤装置 24——振荡器风门
25——风机网罩 26——拉手
27——门开关 28——铰链架
29——铰链杆 30——有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5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