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5613.9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存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13/15;H01R13/64;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也叫航空插头,因其高质量、高可靠性,多用在飞机上而得名,与普通的插头和插座不同,电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一般为互相对应设置插针和插孔的圆触体形状,插头和插座都有螺丝扣,插头和插座连接之后,可以旋紧固定,不会脱落,现广泛应用于航海、航天、电力等领域。
电连接器由壳体、绝缘体、接触体三大基本单元组成。
电连接器壳体是指插头和插座的外壳、连接螺帽、尾部附件。外壳作用是保护绝缘体和接触体等电连接器的内部零件不被损伤,在插头和插座的绝缘体上设置有配合的定位结构保证插头与插座定位。连接螺帽也设置在插头和插座的连接端,用于控制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和分离。尾部附件用于保护导线与接触体端接处不受损伤并用于固定导线。此外,壳体还具有一定电磁屏蔽作用。
绝缘体由装插针绝缘体、装插孔绝缘体等组成,用以保持插针插孔在设定位置上,并使各个接触体之间及各接触体与壳体之间相互电气绝缘。
接触体是插针插孔的总称,用来实现电路连接,插针插孔是电连接器关键元件,它直接影响着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插针插孔大多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弹性铜合金材料机加而成,表面采用镀银镀金达到接触电阻小及防腐蚀的目的。
中国专利CN201927776U公开了“防水圆形连接器”,包括插座、插头和尾部附件,其中插头分别与插座、尾部附件相连接;插座包括用于连接电力设备的圆盘形的凸体、插针绝缘套和触体,其中插针与插针绝缘套铸合在一起设置在圆盘形的凸体内;插头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插孔绝缘体和设在壳体外围的内连接帽,所述插孔绝缘体内设置有与插针一一对应的插孔,插针插接在插孔的前端,插孔的后端设有插孔盖板,壳体通过内连接帽与圆盘形的凸体相连接。尾部附件包括过渡罩、电缆套、双线密封套、带翼螺母和压线板,压线板固定在带翼螺母上,带翼螺母固定在电缆套的尾部,电缆套与过渡罩的尾部螺纹连接,双线密封套设在过渡罩尾部的内腔,过渡罩的前端与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外连接帽与圆盘形的凸体相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准确、接触电阻较小、接触脱开灵活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外壳I、与外壳I活动连接的设置有滑槽的绝缘体I,所述插座包括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凸块的外壳II、与外壳II固定连接的绝缘体II,所述绝缘体I和绝缘体II分别连接有一一对应的大于等于二的凸触体和凹触体;所述凸触体一端为接线端子I,另一端为带有涂层的触点I,凸触体活动连接在绝缘体I上,在绝缘体I和接线端子I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凹触体一端为接线端子II,另一端为带有涂层的触点II,凹触体固定连接在绝缘体II。
所述凸触体和凹触体均为大于等于四、半数接正极线半数接负极线的偶数个,插座的接线端子II的每对正负极线与一块电池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所述插头的接线端子I所有正极线连接,所有负极线连接。
所述凸触体和凹触体均为大于等于四、半数接正极线半数接负极线的偶数个,所述插座的接线端子II的每对正负极线与一块电池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所述插头的接线端子I与插座的其中任一电池正极连接的的正极线为导线,与插座的另一电池负极连接的负极线为另一导线,插头的其余接线端子I对应电池正负极的正极线和负极线首尾相连。
所述触点I和触点II呈凸凹配合的球形。
所述外壳II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插座的带螺栓孔的圆环状的凸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插头与插座设置以滑槽和凸块配合的定位结构,先定位再接触,保证了接触无误;插头与插座的触点彼此直接接触,更加稳固可靠,不是插针形式的设计,使得插头插座接触和脱开几乎没有阻力;插头的接线端子所有正极线连接,所有负极线连接,和插座实现了并联充电功能;插头的接线端子与插座的其中任一电池正极连接的的正极线为导线,与插座的另一电池负极连接的负极线为另一导线,插头的其余接线端子对应电池正负极的正极线和负极线首尾相连,实现了串联用电功能;插头和插座采用导电电阻很小的材料,且插头和插座触点的接触面为半球形,不仅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电阻,而且提高了接触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插座外壳下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凸沿,凸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插座的螺栓孔,可以牢固的固定住插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存,未经王一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5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无线调光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在线管理的电机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