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位传感器防弯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5379.X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珍;崔焕文;陈雯;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贵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30 | 分类号: | G01F23/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弯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容自动标定系统的液位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防弯曲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罐容自动标定系统所用的液位传感器大多采用立式安装方式,如其中的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运输时,将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直接放到运输工具中,由于液位传感器没有防止弯曲的结构(装置)可用,极易导致液位传感器测量部位弯曲变形,工作时将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直接放入油罐等储存液体介质容器的立管中,加油站在进行罐容自动标定过程中液体介质液位变化,液位传感器的浮球在运动过程中易被卡死,导致液位传感器测量高度和油罐实际高度有极大误差,严重影响加油站罐容自动标定的准确性。由此可见,上述液位传感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罐容自动标定系统所用的液位传感器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液位传感器防弯曲结构。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液位传感器防弯曲结构,包括用于套置液位传感器的外支撑套,在外支撑套的下部设置有内支撑套,内支撑套上设置有供液位传感器穿过的第一中央通口,在内支撑套内部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设置有供液位传感器穿过的第二中央通口,支撑盘与液位传感器的底部堵头配合将液位传感器限定在支撑盘上,在支撑盘第二中央通口的外围均布支撑螺孔,旋进支撑螺孔的支撑螺栓能直抵在内支撑套第一中央通口的外围,将支撑盘撑起。
上述外支撑套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内支撑套与支撑盘是由铝合金制成的。
上述内支撑套的中上部完全置入外支撑套,内支撑套的顶部为一平台,平台中央为上述第一中央通口;上述内支撑套的下部突出于中上部,也置入外支撑套,内支撑套的底部突出于下部,与外支撑套配合,置于外支撑套的底端外侧;在内支撑套的下部外套壁上设置有连接螺孔,在外支撑套上设置有对应连接螺孔,使用螺钉将内支撑套固定在外支撑套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将液位传感器套置在外支撑套内,并通过与内支撑套、支撑盘以及支撑螺栓之间的配合,将液位传感器的测量部分拉紧,这样在液位传感器运输和工作时不易变型,液位传感器浮球在运动过程中也不易被卡死,液位传感器测量高度和油罐实际高度误差极小,特别有利于加油站罐容自动标定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方式的一种分解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与图2,一种液位传感器防弯曲结构,包括用于套置液位传感器的外支撑套1,在外支撑套的下部设置有内支撑套2,内支撑套上设置有供液位传感器穿过的第一中央通口3,在内支撑套内部设置有支撑盘4,支撑盘设置有供液位传感器穿过的第二中央通口5。上述支撑盘与液位传感器6的底部堵头601配合将液位传感器限定在支撑盘上,在支撑盘第二中央通口的外围均布支撑螺孔7,旋进支撑螺孔的支撑螺栓8能直抵在内支撑套第一中央通口的外围,将支撑盘撑起。
上述方式中,外支撑套优选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内支撑套与支撑盘优选是由铝合金制成的。
上述方式中,上述内支撑套的中上部完全置入外支撑套,内支撑套的顶部为一平台201,平台中央为上述第一中央通口;上述内支撑套的下部202突出于中上部,也置入外支撑套,内支撑套的底部203突出于下部,与外支撑套配合,置于外支撑套的底端外侧;在内支撑套的下部外套壁上设置有连接螺孔9,在外支撑套上设置有对应连接螺孔,使用螺钉将内支撑套固定在外支撑套内。
上述方式中,支撑螺孔或连接螺孔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如为2个、3个或4个等。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贵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贵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53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