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循环式滚珠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5195.3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4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山;许郁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滚珠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珠螺杆,尤其是指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
背景技术
线性元件(滚珠螺杆、线性滑轨)工业上常用的传动组件,其被大量地使用在各式机器中须进行线性运动的地方,用来移动工件、搬运货物或排列工件…各式用途。由此不难发现线性元件在工业中扮演传动相关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工作时需经常进行移动的作业特色。
请参阅图1、图1A所示,为一般习用常见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的螺帽1及内循环元件2的组合剖视图,该螺帽1具有一供杆轴穿设的穿孔11,于该穿孔11的内缘面设有螺旋状的滚动沟111,该螺帽1的外缘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孔112(本图因剖面的因素,只显示一个安装孔),该安装孔112贯穿该螺帽1的壁面并且与该穿孔11及两相邻的滚动沟111连通,该内循环元件2设有一回流道21,当该内循环元件2装设于该安装孔112时,该回流道21与两相邻的滚动沟111衔接,使两相邻的滚动沟111形成一封闭的路径;但该安装孔112或内循环元件2于加工时,可能因为加工有些许误差、或有毛边的因素造成回流道21的两端与滚动沟111衔接处有错位产生(如图的元件符号X所指错位处,也可参酌错位量L可更明显发现),而因为内循环元件2的壁面与安装孔112的内壁面皆为干涉配合,并无法将内循环元件2于安装孔112中做角度的调整而让错位处X消失;是以,装配内循环元件2的人员只能使用研磨方式来修整该错位处X,但这会让整个装配时程拉长,相对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且修整完后滚珠螺杆的质量也无法一致(因为每一位装配人员所研磨出来的回流道截面不可能一致,故有时因为研磨太多造成回流道的壁面变薄,使滚动体一撞击该壁面就破裂,而使滚珠螺杆坏损),也造成客户抱怨率提升不少。再者,因为有回流道21与滚动沟111之间有错位的问题,故当滚动体(未显示)于循环时,会造成滚动体撞击错位处X的问题产生,相对使得滚珠螺杆运行相当不顺畅,更有可能造成内循环元件2遭滚动体撞击而坏损,使得滚珠螺杆的使用寿命缩短不少。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整功能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运行顺畅,使用寿命长,装配时程短,制造成本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包含:
多个滚动体;一杆轴,其朝一方向伸长为长条状的构型,该杆轴设有一螺旋状的滚动沟;一螺帽,其具有一供该杆轴穿设的穿孔,该穿孔的内缘面设有相对该滚动沟的滚动槽,该滚动沟及滚动槽构成一负荷路径,该螺帽的外缘面设有多个安装孔,该安装孔贯穿该螺帽的壁面并且与该穿孔连通、及与两相邻的滚动槽衔接,该安装孔与滚动槽衔接端部的壁面定义为端缘面,该安装孔分别与两该端缘面衔接的两壁面定义为侧缘面;多个内循环元件,其分别组设于该安装孔,该内循环元件设有一回流道,该回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该负荷路径衔接而构成一循环路径,该滚动体容设于该循环路径,该内循环元件与该回流道衔接的两壁面定义为端面,与两该端面衔接的两壁面定义为侧面;两该端缘面为圆弧形,其两圆弧的圆心位于同一点上;两该端面为圆弧形,其两圆弧的圆心位于同一点上,且该端缘面相对该端面设置并且为干涉配合;两该侧缘面与该侧面相对设置,且该侧缘面与该侧面为余隙配合。
上述侧缘面的侧边设有一衔接该侧缘面的凹槽;该内循环元件还具有两翼部,两该翼部凸伸设置于该内循环元件、并位于该回流道两侧、且相对该凹槽设置,而该翼部设置于该凹槽。
上述端缘面的圆弧半径大于该端面的圆弧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5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离合器式的过渡轮结构
- 下一篇:喷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