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通风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4408.0 | 申请日: | 2011-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刁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国正 |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E21F5/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张小晓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通风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隧道的通风主要采用在隧道顶部串装几组射流风机,几组风机同时运转接力,以使隧道通风。由于隧道内空气的阻力和涡流的反作用力,射流风机串装的间距较短,同时射流风机产生的噪音直接在隧道内产生共鸣,因此噪音非常大。
另一方面,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废气不能及时排除隧道,虽然较长的隧道可采用竖井或斜井方式来给隧道通风换气,但竖井或斜井开挖的工程成本较大,所需时间也很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噪音小、成本低,并且通风除尘效果好的隧道通风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音小、成本低,并且通风除尘效果好的隧道通风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通风除尘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的尾端为出风口;所述通风管内设置有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游处,所述通风管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风机制造的空气负压,自然的对隧道进行通风换气,由于结构简单实用,因此避免了采用射流风机、竖井或斜井的高成本,并且噪音小。
较佳的,所述第一风机紧邻最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进风口。
为适应车流量对隧道气流产生的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通风除尘效果,所述通风管的首端为封闭端;所述通风管的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各缺口构成各所述进风口;所述通风管位于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弧形风门;所述弧形风门上焊接有伸出所述通风管上的调节手柄;所述通风管沿周向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手柄圆周运动的调节槽。
为便于风门的调节,所述弧形风门靠近所述通风管一侧设置有第一滚珠槽;所述通风管对应所述第一滚珠槽处设置有第二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中设置有滚珠。
较佳的,所述通风管上间隔设置有三个进风口,其中一进风口位于通风管的首端;各进风口的距离相等。
为提高通风除尘效果,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
为降低噪音,所述通风管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固定连接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固定在所述减震垫上。
较佳的,所述通风管由首尾相接的四段组成,相邻两段彼此垂直。
较佳的,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轴流式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隧道通风除尘装置,包括由首尾相接的四段组成的通风管1,通风管的相邻两段彼此垂直。通风管1上的首端1a为封闭端,尾端1b为出风口2。通风管1内设置有第一风机4,出风口2处设置有第二风机11,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11均为轴流式风机。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风机4与第二风机11之间也可增设更多的风机,以达到更佳的技术效果。
位于第一风机4的上游处,风管1的圆周上沿轴向依次设置有三个缺口,三个缺口构成三个进风口3,各进风口的间距为70m,其中,一进风口位于通风管1的首端1a,一进风口紧邻第一风机4。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其他数量的进风口,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各进风口的间距为50~100m较佳。
通风管1位于各进风口3处设置弧形风门5,弧形风门5上焊接有伸出通风管1上的调节手柄6,通风管1沿周向设置有用于容纳调节手柄6圆周运动的调节槽7。可通过调节手柄6来控制各进风口3的开闭,以达到较佳的通风除尘效果。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电动控制等其他结构来控制弧形风门5的开闭,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弧形风门5靠近通风管1一侧设置有第一滚珠槽8,通风管1对应第一滚珠槽8处设置有第二滚珠槽9,第一滚珠槽8和第二滚珠槽9中设置有滚珠10。
通风管1的内壁对应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11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垫12,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11均固定连接有风机支架13,风机支架13固定在减震垫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国正,未经刁国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4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滚珠轴承涡轮增压器中间体T形内套结构
- 下一篇:锚杆尾端安全反光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