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4259.8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张家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4;C02F103/16;C02F1/44;C02F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6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水 再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生产线专用的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汽车零部件电镀作业时在电镀槽内电镀液经多次电镀作业处理。作业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水,直接将其当作废水排放,对人体神经系统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镀作业后清洗制品时常常产生大量的废水导致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电镀生产线后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污水排放槽,所述污水排放槽后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和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入与电镀生产线连通的反渗透水箱。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电镀生产线后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污水排放槽,所述污水排放槽后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和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入与电镀生产线连通的反渗透水箱,所述污水排放槽与多介质处理塔之间、多介质处理塔与活性炭处理塔之间、活性炭处理塔与反渗透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控制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电镀生产线后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污水排放槽,所述污水排放槽后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和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入与电镀生产线连通的反渗透水箱,所述污水排放槽与多介质处理塔之间、多介质处理塔与活性炭处理塔之间、活性炭处理塔与反渗透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控制阀,所述系统中进入污水排放槽、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反渗透处理装置的管路上均设置移送泵。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电镀生产线后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污水排放槽,所述污水排放槽后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和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入与电镀生产线连通的反渗透水箱,所述污水排放槽与多介质处理塔之间、多介质处理塔与活性炭处理塔之间、活性炭处理塔与反渗透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控制阀,所述系统中进入污水排放槽、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反渗透处理装置的管路上均设置移送泵,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为RO膜处理装置,且进入RO膜处理装置的管路上设置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与RO膜处理装置之间设置过滤器;所述RO膜处理装置后端分别与反渗透水箱和浓水排放池控制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水回用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电镀生产线后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污水排放槽,所述污水排放槽后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和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通过管路连入与电镀生产线连通的反渗透水箱,所述污水排放槽与多介质处理塔之间、多介质处理塔与活性炭处理塔之间、活性炭处理塔与反渗透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控制阀,所述系统中进入污水排放槽、多介质处理塔、活性炭处理塔、反渗透处理装置的管路上均设置移送泵,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为RO膜处理装置,且进入RO膜处理装置的管路上设置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与RO膜处理装置之间设置过滤器;所述RO膜处理装置后端分别与反渗透水箱和浓水排放池控制连通,所述RO膜处理装置外侧还设置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与RO膜处理装置的进水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张家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丰田合成(张家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4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的β钛合金
- 下一篇:一种低碱度烧结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