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4246.0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崇军;朱越朗;孟习柱;柯和宝;谢尚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00 | 分类号: | G07D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币 检测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币鉴伪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属于纸币鉴伪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一般由叶轮、接钞板以及出钞支架等组成,其出钞的过程为:纸钞被纸币检测装置传动机构送到出钞系统,由出钞系统上的叶轮装置将纸钞带到接钞板上,并由人工将接钞板上的纸钞取出。上述现有的出钞系统具有很多不足,如:接钞板上所能盛放的纸钞数量少,需要经常拿取,并且接钞板上的纸钞非常散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由人工进行整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接钞、送钞、且能使钞票摆放整齐、节约了时间和人力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包括叶轮电机、叶轮、接钞板和出钞支架,所述的叶轮电机和叶轮均设置在出钞支架上,且叶轮电机与叶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钞支架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的接钞板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所述的升降机构为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并通过电机驱动的升降机构或者为设置有升降弹簧且通过升降弹簧驱动的升降机构。
而所述的通过升降弹簧驱动的升降机构包括一竖直固定在出钞支架上的升降轴、一滑动套设于所述升降轴上的升降弹簧和一套设在升降轴上的接钞板支架,所述的接钞板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的升降弹簧的上端相抵,且所述的出钞板固定在接钞板支架上。
所述的通过升降弹簧驱动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一接钞板拉簧,所述的接钞板拉簧的一端与接钞板支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出钞支架上。
此外,所述的出钞支架上还设置有多个滑轮,所述的接钞板拉簧搭设在所述的多个滑轮上。
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还包括一与叶轮电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定位光耦,所述的定位光耦设置在出钞支架的底部,且靠近升降轴,以根据所述接钞板支架的位置,向所述叶轮电机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的定位光耦可以为槽型光耦。
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还包括一与叶轮电机的转速控制电路连接的测速光耦,所述的测速光耦固定在出钞支架上,且靠近叶轮,以测定所述叶轮转速。所述的测速光耦可以为槽型光耦。
进一步,所述的接钞板上开设有至少一镂空,所述的镂空从接钞板的取钞侧向内开设和/或在接钞板内部开设,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所述镂空方便取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通过将接钞板设置在一升降机构上,而接钞板根据纸钞数量的增加逐渐下滑,且接钞板在下滑的过程中有规律的抖动,使得纸钞排放整齐,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出钞系统接钞板上所能盛放的纸钞数量少、需要经常拿取,并且接钞板上的纸钞非常散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由人工进行整理的问题,节约了人力,实现了自动出钞,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不包括出钞支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的带有接钞板拉簧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不包括出钞支架的正视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出钞支架 2、升降机构 3、叶轮 4、接钞板
5、叶轮电机 201、升降弹簧 202、升降轴 203、接钞板支架
204、定位光耦 205、测速光耦 401、接钞板拉簧
402、第一滑轮 403、第二滑轮 501、第一镂空 502、第二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纸币鉴伪检测处理的出钞系统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4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