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执手安全按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3594.6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邵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豪普森生物识别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执手 安全 按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执手,特别涉及一种后执手按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内门锁,开锁后都是将执手旋转后,直接可以打开门。如果小偷通过一个杆子或绳子都可以将内门执手扳动,这样就很轻松地打开门,这样安全性不高,防盗效果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执手安全按钮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后执手安全按钮机构,包括后执手,后执手上与锁芯连接件相连处设有一空腔,空腔内设有一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锁芯连接件连接,按下控制机构的按钮,控制机构与后执手一起联动,松开按钮,控制机构与后执手脱离。
所述的控制机构为按钮内设有弹簧,按钮通过弹簧设有旋转块,弹簧与旋转块通过圆头螺钉固定在一起,同时侧边通过平端紧定螺钉穿过后执手再穿过旋转块的横向通孔内,使旋转块仅能左右转动而限位,旋转块与按钮接触的边沿有坡度,旋转块的侧壁有凸起或凹孔,后执手也设有与旋转块对应的凹孔或凸起,按动按钮,旋转块转动一定角度,使旋转块凸起或凹孔与后执手对应的凹孔或凸起配合,旋转块与后执手联动;松开按钮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旋转块与后执手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不按动按钮的情况下,扳动执手不能打开门,只有按动按钮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门,防盗性能更好,小偷不容易通过杆子等工具来撬动执手而打开内门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体结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按动按钮后开门的结构状态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执手安全按钮机构,包括后执手1,后执手1上与锁芯连接件相连处设有一空腔,空腔内设有一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锁芯连接件连接,锁芯连接件与锁芯相连,按下控制机构的按钮,控制机构与后执手1一起联动,可以打开门锁,松开按钮,控制机构与后执手1脱离,转动执手不能打开门锁。
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机构为:按钮2内设有弹簧3,按钮2通过弹簧3设有旋转块4,弹簧3与旋转块4通过圆头螺钉5固定在一起,圆头螺钉5安装在旋转块4的底端,同时侧边通过平端紧定螺钉6穿过后执手1再穿过旋转块4的横向通孔内,使旋转块4仅能左右转动而限位,旋转块4与按钮2接触的边沿有坡度,旋转块4的侧壁有凸起或凹孔,后执手1也设有与旋转块4对应的凹孔或凸起,按动按钮,按钮沿旋转块4的坡度下降,旋转块4转动一定角度,使旋转块4凸起或凹孔与后执手1对应的凹孔或凸起配合,旋转块4与后执手1联动,可以打开门锁;松开按钮后,在弹簧3的作用下,旋转块4与后执手1相脱离,无论怎样扭动执手都不能打开门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豪普森生物识别应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豪普森生物识别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