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湖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3098.0 | 申请日: | 2011-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曾翠红;田磊;董彦良;金录安;李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湖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湖底,主要可用于河、湖或其他水域的底部的结构改造。
背景技术
原始的湖底采用三七灰土和高密度聚乙烯材料(HDPE)进行铺设,这两种材料防水性较好,但是难以保证湖底能接上地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湖底的改进结构,这种结构不仅防水性好,而且能让湖底接上地气。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湖底,包括铺设于湖底的素土层,防水毯层和红粘土层,所述红粘土层包括上红粘土层和下红粘土层,所述下红粘土层铺设在所述素土层和所述防水毯层之间,所述上红粘土层铺设在所述防水毯层的上面,所述素土层、下红粘土层、防水毯层和上红粘土层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防水毯层的上下两侧设置了夯实的红粘土层,由此可以利用其遇水膨胀的性能与两层粘土共同结成具有高保水能力的防透水保护层,而且防水毯和粘土本身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能够与地表接上地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生态湖底,如图1所示,包括铺设于湖底的素土层1,防水毯层2和红粘土层,所述红粘土层包括上红粘土层3和下红粘土层4,所述下红粘土层铺设在所述素土层和所述防水毯层之间,所述上红粘土层铺设在所述防水毯层的上面,所述素土层、下红粘土层、防水毯层和上红粘土层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所述素土层通常为夯实的素土层,其夯实系数大于等于90%。由此可以利用所述防水毯遇水膨胀的性能与两层粘土共同结成具有高保水能力的防透水保护层。所述防水毯层沿河流的外扩宽度通常不小于1500mm,其端部可以由木桩固定。由此可以确保防水毯层可靠地固定在河岸上,从而避免河水的冲刷而导致其脱落。所述防水毯层通常由若干防水毯相互搭接而成。
所述下红粘土层的厚度可以为200-400mm,所述上红粘土层的厚度可以为400-600mm,所述红粘土层通常为夯实的红粘土层,在上红粘土层夯实之前,应先做好马道,以避免直接对上红粘土层碾压而造成所述防水毯层的破坏,所述红粘土层的夯实系数通常大于等于90%。
所述上红粘土层上铺设有石屑层5,所述石屑层的厚度通常可以为50-60mm,所述石屑层上铺设有石板层6,所述石板层的厚度通常可以为50-60mm。由于石屑、石板、粘土和防水毯都具有一定的透气透水性能,几者按一定的顺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还能接上地气,有利于改善河、湖或其他水域的底部结构,适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优选通过下列方式实施:
(1)先按图纸的坐标点放出河流的轮廓线,钉上桩木进行保护,再按设计要求用机械挖掘装置挖出多余的土方,用运输车运走;
(2)在河底找平后,先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形成夯实的素土层,然后在素土层上铺设300mm厚的红粘土,形成下红粘土层;
(3)用压路机对铺设好的红粘土进行碾压,达到要求的夯实系数后铺设防水毯层,在铺防水毯之前要清理红粘土中的任何石头、瓦块等硬物质,以免损坏防水毯;
(4)在防水毯层上铺设500mm厚的红粘土,形成上红粘土层,铺设上红粘土层时不能直接碾压防水毯,而应先做马道,之后进行夯实,直到达到要求的夯实系数;
(5)在夯实的上红粘土层上铺设50mm厚的碎石屑,形成石屑层,再在石屑层上铺设50mm厚的青石板,形成石板层,在铺设石屑层和石板层时应注意标高控制,避免出现局部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简化的流体高频加热器
- 下一篇:自动平衡风量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