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化宽频壁挂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2736.7 | 申请日: | 2011-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21/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宽频 壁挂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通讯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极化宽频壁挂天线。
背景技术
壁挂天线属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室内分布设备,其功能是采用壁挂安装的定向天线对室内灯信号盲区进行信号覆盖。目前数字通讯系统DCS频率范围在1710~1880MHz、小灵通无线市话PHS频率范围在1850~1990MHz、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频率范围1920~2170MHz、3G频率范围在1880~2200MHz、WLAN频率范围在2400~2500MHz。传统的壁挂天线只能定向覆盖高频段范围在1710~2170MHz或者只能覆盖低频段范围在800~960MHz,随着3G、WALN等新技术标准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壁挂天线存在全向覆盖性差、覆盖频率窄、低端增益低、高端水平瓣宽窄、前后比差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新型网络建设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壁挂天线全向覆盖性差,覆盖频率窄的弊端,提供一种双极化宽频壁挂天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化宽频壁挂天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微带合路器、耦合馈电阵子和双极化对称阵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对称阵子由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且辐射两种极化波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组成,所述垂直极化天线通过所述微带合路器与所述耦合馈电阵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微带合路器包括一高通滤波器和一低通滤波器。
进一步地,所述耦合馈电阵子包括一长方形耦合片和一L形馈电贴片,所述L形馈电贴片和所述长方形耦合片通过四个绝缘柱平行地连在一起,所述L形馈电贴片一端与所述低通滤波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极化天线与所述水平极化天线相互垂直且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垂直极化天线与所述高通滤波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巴伦的印刷偶极子印制的双极化对称阵子,其由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相互垂直组成,因此得到一种能够在水平面上形成全向模式的双极化天线,其高频的垂直极化频率范围在1710-2700MHz,水平极化频率范围在1710-2700MHz。通过在使用分集技术和MIMO技术的通信中采用其间不存在相关性的两个天线,可以稳定线路功率水平,从而提高线路质量或传输速度。并且在整个频段内的驻波、增益、方向性以及覆盖效果上都好于都传统的壁挂天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带合路器将高频阵子和低频阵子连接在一起,实现宽频的设计要求。其频率范围在800-2700MHz,宽频段达到了比同类产品更完善的覆盖范围、更优良的性能。在驻波、增益、半角功率和方向上都能够满足现在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可应用于各类无线通信网络中,包括C网(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码分多址)、G网(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即个人行动通讯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即分散控制系统)、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WCDMA(宽带分码多工存取)、WLAN(无线局域网)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极化宽频壁挂天线的左侧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极化宽频壁挂天线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微带合路器、21-高通滤波器、22-低通滤波器;3-耦合馈电阵子、31-长方形耦合片、32-L形馈电贴片、33-绝缘柱;4-双极化对称阵子、41-垂直极化天线、42-水平极化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线端子
- 下一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智能热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