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升压电路及升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582.1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于砚廷;许岩;马庆锋;倪秀辉;厉运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升压 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升压电路及升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新能源电池得到长足发展,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受限于一些种类的新能源电池本身的技术特点,其输出电压一般偏低,无法满足大部分负载和升压装置的电压要求,因此难以投入使用。目前,多数升压电路的最低输入电压均在3V以上,无法对较低的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升压电路的应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升压电路及升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升压电路的应用范围较窄的缺陷,实现扩宽升压电路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升压电路,包括:处理器、充能电感、为所述充能电感充电蓄能的直流电源输入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充能电感充放电的场效应管;所述充能电感释放的电能通过直流电源输出端输出,所述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处理器以接收所述处理器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所述场效应管的开关通路连接在所述充能电感的充电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升压电路,通过处理器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使从直流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能连续充入到充能电感中累积,使充能电感的电位升高,实现对较低的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实现扩宽升压电路的应用范围;同时可并联使用,实现扩宽转换功率的应用范围。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收处理器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充能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另一端通过所述场效应管的开关通路接地。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充能电感释放的电能通过肖特基二极管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之间还设置有接地的电解电容。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一贴片电阻和第二贴片电阻,所述第一贴片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一贴片电容,所述第二贴片电阻接地,所述处理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贴片电阻和所述第二贴片电阻之间。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处理器的供电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二贴片电容,所述处理器的电压参考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三贴片电容,所述充能电感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之间设置有接地的钽电容。
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所述钽电容、所述充能电感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依次设置在所述直流升压电路的上部,所述处理器、所述场效应管和所述电解电容依次设置在所述直流升压电路中部,所述第一贴片电阻、所述第二贴片电阻、所述第一贴片电容和第三贴片电容位于所述直流升压电路的下部,所述第二贴片电容位于所述钽电容和所述处理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压装置,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还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多个所述直流升压电路并联连接,所述直流升压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直流升压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压装置,通过处理器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使从直流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能连续充入到充能电感中累积,使充能电感的电位升高,实现对较低的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实现扩宽升压电路的应用范围;另外,通过设置多个并联设置的直流升压电路,提高升压装置的转换功率,并联直流升压电路的数量越多,升压装置可转换的功率越大。
如上所述的升压装置,所述电压输入端子设置有镀锡层,多个所述直流升压电路围绕所述电源端子分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压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压电路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压装置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压装置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外壳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无线土壤剖面水分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