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烫金机烫印芯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500.3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涛;罗瑞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6 | 分类号: | B41F19/06;B41G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宋湘红 |
地址: | 51811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烫金 机烫印芯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烫金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烫金机的烫印芯棒。
背景技术
烫金机的烫印芯棒用于承载烫印物,对软管等包装容器,烫印时软管套于烫印芯棒上。如图1所示,现有自动烫金机的烫印芯棒1为一体型,其通过内锥孔2与烫金机上的旋转轴通过螺纹连接,由于烫印芯棒1为一体型,烫印不同规格的产品均需整体更换烫印芯棒1,因而每次安装完烫印芯棒后均需校正以保证烫印芯棒1与烫印版7间的间距一致,很是麻烦。长期使用过程中内锥孔2将出现磨损而引起偏心,由于无法保证同心度,烫印时烫印芯棒1则产生圆跳动,使烫印压辊3对烫印物施加的下压力不均,即烫印版7与烫印物之间无法均匀接触从而影响最终的烫印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自动烫金机的烫印芯棒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更换便捷且能保证烫印质量的自动烫金机烫印芯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芯棒、芯轴、头部压紧件和缓压垫圈组合而成;所述芯棒设有通长的轴孔,所述芯轴由轴部和与轴部的一端一体连接的连接部构成,在连接部设有与烫金机的旋转轴连接的锥孔,芯轴的轴部插入芯棒的轴孔中并在另一端与头部压紧件连接;所述头部压紧件由帽部和杆部构成,头部压紧件的杆部与所述轴部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缓压垫圈包含压紧件缓压垫圈和芯轴缓压垫圈,在芯棒的轴孔内壁设有二至数个环槽,其中一个环槽位于芯棒的端部,其内设有压紧件缓压垫圈套在芯轴的轴部上,头部压紧件与压紧件缓压垫圈共同作用将芯棒压紧,在其余的环槽内设有芯轴缓压垫圈套在芯轴的轴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烫印芯棒由一体型改进成组合结构,在拆装过程中仅需拆下头部压紧件,拔出芯棒并替换之,从而避免了每次烫印芯棒更换后的校正操作,实现了烫印芯棒的便捷安装;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缓压垫圈,避免了烫印芯棒与烫印机的轴接端因磨损产生的偏心而引起烫印中的圆跳动,使得烫印压辊在烫印过程中可均匀施压于烫印芯棒,最终保证烫印标识的厚度均匀性,保证了烫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自动烫金机的烫印芯棒及相关构件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烫印芯棒及相关构件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烫印芯棒由芯棒4、芯轴、头部压紧件5和缓压垫圈组合而成;芯棒4设有通长的轴孔,芯轴由轴部9和与轴部9的一端一体连接的连接部8构成,在连接部8设有与烫金机的旋转轴连接的锥孔801,芯轴的轴部9插入芯棒4的轴孔中并在另一端与头部压紧件5连接;头部压紧件5由帽部501和杆部502构成,头部压紧件5的杆部502与轴部9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缓压垫圈包含压紧件缓压垫圈601和芯轴缓压垫圈602两种,本实施例在芯棒4的轴孔内壁设有三个环槽,其中一个环槽位于芯棒4的端部,其内设有O型的压紧件缓压垫圈601套在芯轴的轴部9上,头部压紧件5与压紧件缓压垫圈601共同作用将芯棒4压紧,在其余的两个环槽内设有O型的芯轴缓压垫圈602套在芯轴的轴部9上,芯轴缓压垫圈602用于调节芯棒4与烫印版7间的间距,当烫印芯棒的芯轴磨损时,调节芯轴缓压垫圈602,使芯棒4与烫印版7间的间距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烫印压辊3施加于芯棒4的下压力一致。
本实用新型在芯棒的轴孔内壁可以设有二至数个环槽,并在每个环槽内设有一个缓压垫圈套在芯轴的轴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