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振锤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312.0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勇;徐进;孙光磊;杨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H02G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耿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振锤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振锤线夹的改进。
背景技术
防振锤是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上用于防止导线微风振动的防护金具。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档距较大,当架空导线线受到垂直于线路方向的风力作用时,就会在其背风面形成按一定频率上下交替的稳定涡流,在涡流升力分量的作用下,使架空线在其垂直面内产生周期性振荡(即架空线振动)。当涡流的频率恰好与架空线的自振频率相同时,将会形成架空线的稳定振动波,这种稳定的振动波将在架空线内部产生交变应力,长期作用会造成架空线的损伤。最严重的地方是架空线线夹出口处。
为了防止和减轻导线振动对其造成的损伤,一般在悬挂导线线夹的附近安装一定数量的防振锤。当导线发生振动时,防振锤也上下运动,产生一个与导线振动不同步甚至相反的作用力,可减少导线的振幅,甚至能消除导线的振动。
如图1所示,防振锤一般由锤头11、钢吊索(钢绞线)12和线夹13组成,线夹固定在导线4上。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振锤的线夹均为压板型,用于将防振锤夹持在导线上。如图2所示,该线夹13由线夹本体14和压板15两部分组成,两者是分开的。在安装时,线夹本体14与压板15通过螺栓组件16结合固定以夹紧导线4。
然而在高压线路上,由于长期的摆动、蠕变等原因,使导线在线夹夹持处逐渐变细,而线夹上的螺栓组件不能补偿导线与线夹间的间隙而出现松动,导致防振锤沿导线滑移,偏离防振锤的标准位置,失去防振锤的功效,严重的还会磨损导线。同时压板型线夹的防振锤,其线夹本体和压板前端与支撑处的间隙较大,防电晕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长期使用后出现松动而不能夹紧导线且具有较佳防电晕效果的防振锤线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振锤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压板,该线夹本体上设有第一线槽,该压板上设有与该第一线槽配合以压紧导线的第二线槽,该线夹本体和压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其中:所述线夹本体的第一线槽中设有第一橡胶胶瓦,所述压板的第二线槽中设有第二橡胶胶瓦,所述线夹本体与所述压板之间的接触面形状相互配合(最大程度减少两者之间的缝隙),且所述线夹本体与所述压板的外部边缘 为圆滑过渡。现有防振锤线夹的压板与线夹本体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后,压板的两端与线夹本体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而本实用新型由于线夹本体与压板之间的接触面形状相互配合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两者之间的间隙,加上线夹本体和压板的外轮廓均采用圆滑过渡设计,因此可以提升防电晕的效果。
改进之一:所述线夹本体的第一线槽中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橡胶胶瓦上设有与该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一橡胶胶瓦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压板的第二线槽中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橡胶胶瓦上设有与该第二定位槽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一橡胶胶瓦的第二定位凸台。
改进之二:所述线夹本体下部设有用于固定钢吊索的安装孔,所述线夹本体的上部通过铰链销轴与所述压板的一端联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线夹本体固定连接。这种铰链结构使线夹本体和线夹压板的配合紧凑灵活,安装方便,线夹压板绕铰链销轴转动即可。
改进之三:该防振锤线夹的上部呈圆形。采用这种球形圆滑结构,可提高防电晕水平的能力,满足特高压防电晕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线夹本体和压板的线槽中设有有橡胶胶瓦,当线夹夹紧导线时,橡胶胶瓦被压缩,储存弹性能量。当导线蠕变变形时,橡胶胶瓦释放回弹,补偿导线与线夹的间隙,保证线夹握紧力,有效地防止防振锤滑移。另一方面,线夹本体与压板之间的间隙相比现有的防振锤线夹的线夹本体与压板之间的间隙明显减少,加上线夹本体与压板的外部边缘采用圆滑过渡设计,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高压电晕现象,保护防振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防振锤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防振锤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防振锤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振锤线夹包括线夹本体20和压板30。该线夹本体20上设有第一线槽21,该压板30上设有与该第一线槽21配合以压紧导线的第二线槽31,该线夹本体20和压板30通过螺栓组件40固定。其中,该线夹本体20的第一线槽21中设有第一橡胶胶瓦51,该压板30的第二线槽31中设有第二橡胶胶瓦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