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底上锥面式强夯锤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1400.9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沙县轻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E02D3/0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底 锥面 式强夯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强夯机用强夯锤,尤其是一种平底上锥面式强夯锤。
背景技术
强夯锤主要是用于提高深层地基的承载力,主要用在建筑行业,在建设工程、填海工程中广泛应用,它是利用重锤体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将碎石、片石、矿渣等性能较好的材料强力挤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系列粒料墩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降。施工中一般是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起吊夯锤。
现有技术的强夯锤,其结构一般就是由厚钢板围焊构成的一个封闭的圆柱腔体,圆柱腔体内填设满生铁块与水泥的混凝土以增大夯锤整体重量,圆柱体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圆柱形通气孔,通气孔的作用是当重磅夯锤脱钩后呈自由落体强力落下时,会对地面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如无通气孔,有可能产生局部真空吸锤或局部空气被强力压缩后形成气垫使夯锤弹跳歪斜影响夯实效果,且局部空气被强力压缩后再急剧扩散的空气团破裂声分贝数很高,会对施工区域周边造成较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夯锤上端面的中部还设置有与脱钩器相适配的挂钩,以便与履带式起重机吊臂末端上的脱钩器钩连,从而可反复起吊、落夯。
采用这样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强夯锤整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圆柱体,在起吊时夯坑内周面与夯锤圆柱体整个外周面接触,接触面较大,密合度很高,摩擦力很大,起重机起吊时除了要克服重力,还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和局部真空负压力,起吊能耗相对也大;由于通气孔是圆柱形的,落夯时随压缩空气冲出的碎土石有时会将通气孔堵塞;由于挂钩就是简单的钩体,没有经过特别优化设计,起吊前的对准、脱钩时的快速脱开效果还不够理想,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夯坑与夯锤间摩擦力较小,通气孔不易堵塞,挂钩对准及脱开效果更好的平底上锥面式强夯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底上锥面式强夯锤,包括由钢板围焊构成的一个轴对称封闭壳形体,壳形体内腔充实填设有生铁块与水泥的混凝土,锤体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通气孔,锤体上端面的中部还设置有与脱钩器相适配的挂钩;其特征在于:锤体是圆柱体和圆台体的一体化组合体;圆台体设置在圆柱体上部,通气孔是圆台形孔,孔径上大下小;挂钩的两个挂点的间距大于600毫米,挂钩的钩体中点为90度圆弧过渡折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锤体是圆柱体和圆台体的一体化组合体,锤体周边沿与夯坑周边沿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较小,起夯落夯时省力节能;由于通气孔是圆台形孔,孔径上大下小,冲击带入通气孔的土石外出的通道趋向渐宽,通气孔不易堵塞;由于挂钩的两个挂点的间距跨度较大,挂钩的钩体中点为90度圆弧过渡折弯,挂钩对准及脱开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平底上锥面式强夯锤,包括由钢板围焊构成的一个轴对称封闭壳形体,壳形体内腔充实填设有生铁块与水泥的混凝土,锤体1端面均布设置有四个通气孔3,锤体1上端面的中部还设置有与脱钩器相适配的挂钩2;锤体1是圆柱体和圆台体的一体化组合体;圆台体设置在圆柱体上部,通气孔3是圆台形孔,孔径上大下小;挂钩2的两个挂点的间距大于600毫米,挂钩2的钩体中点为90度圆弧过渡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沙县轻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沙县轻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