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卡瓦封气采油一体化抽汲管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1374.X | 申请日: | 2011-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鹏;傅奎仕;李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石油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43 | 分类号: | E21B43/243;E21B33/12 |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恩宏 |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卡瓦封气 采油 一体化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驱采油中封堵顶部气窜的井下管柱,特别涉及一种无卡瓦封气采油一体化抽汲管柱。
背景技术:
厚油层实施火烧驱油一段时间后,普遍出现油层顶部气窜问题,这是油层产出的液、气在厚油层这个巨大的空间内发生重力分异所决定的。火驱尾气沿厚油层顶部发生窜流后,就大大减弱了尾气对液体的驱替作用和把液体从下部油层的孔喉置换出来的占位作用,使火驱效果变差。抑制火驱尾气沿油层顶部流窜是火烧驱油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措施。
目前采用封隔器封堵顶部气窜层是抑制火驱尾气沿油层顶部流窜的通用做法。现有的封堵顶部气窜管柱是通过投送管柱将用Φ114.3油管跨接的两只大通径卡瓦封隔器送到封堵位置,然后用液压方法或机械方法使两只卡瓦封隔器座封,再用液压方法使投送管柱与下部的封堵管柱脱开(即俗称的丢手过程),座封后的两只大通径卡瓦封隔器和之间连接的Φ114.3油管即可把顶部气窜的层位封堵住。然后再从Φ114.3油管内下入抽汲管柱,对下部的油层进行抽汲生产,实施封堵后可大大降低油井尾气产出量,改善火烧驱油效果。该种封堵管柱的优点是锚定可靠,封堵管柱不会发生位移。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卡瓦对油井套管有损害,特别是对于老井套管已变得较薄弱的状况下损害更为明显。二是带卡瓦的封隔器起出下入到射孔井段内难度很大,容易造成油井大修。三是要先下入和丢开封堵管柱后再下入抽汲管柱,施工程序复杂,作业工作量大。且卡瓦封隔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卡瓦封气采油一体化抽汲管柱,该管柱实现了封堵管柱与抽汲管柱一体化下井与起出,封隔器为无卡瓦自封式密封封隔器,可避免封隔器卡在井下的事故,且可在抽油生产时保证封隔器不随抽油管柱蠕动,密封有效期长。克服了现有封堵管柱采用卡瓦封隔器对油井套管有损害、起出下入到射孔井段难度大和施工程序复杂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卡瓦封气采油一体化抽汲管柱,包括上封隔器、抽汲油管、跨接油管、下封隔器和抽油泵,抽油泵连接在抽汲油管下端;联顶帽套在上段油管上,联顶帽、关联导管、承托接头、Φ114接箍、短筛管、上封隔器、跨接油管、下封隔器和扶正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段油管、游动接箍、抽汲油管顺次连接,其中游动接箍置于承托接头上端的关联导管内;上封隔器与下封隔器结构相同,均由接箍、压紧套、密封件和中心管组成,接箍螺纹连接在中心管两端,密封件通过压紧套固定在中心管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封隔器由于采用了无卡瓦自封式密封封隔器,因而可避免封隔器卡在井下的事故;由于采用了联顶帽套在上段油管上和游动接箍置于关联导管内的结构,因而实现了封堵管柱与抽汲管柱一体化下井与起出;通过游动接箍与关联导管的配合,可实现在抽汲生产时封堵管柱不会随抽汲管柱蠕动,避免封堵管柱上封隔器密封件的磨损,进而提高封堵管柱的寿命,密封有效期长;在大通径跨接油管与抽汲管柱油管之间形成环形通道,通过该通道可满足掺稀油、排气,测液面等生产操作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卡瓦封气采油一体化抽汲管柱,包括上封隔器8、抽汲油管9、跨接油管10、下封隔器11和抽油泵13,抽油泵13连接在抽汲油管9下端;联顶帽2套在上段油管1上,联顶帽2、关联导管3、承托接头5、Φ114接箍6、短筛管7、上封隔器8、跨接油管10、下封隔器11和扶正器12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段油管1、游动接箍4、抽汲油管9顺次连接,其中游动接箍4置于承托接头5上端的关联导管3内;上封隔器8与下封隔器11结构相同,均由接箍19、压紧套20、密封件21和中心管22组成,接箍19螺纹连接在中心管22两端,密封件21通过压紧套20固定在中心管22中间。上封隔器8、下封隔器11及跨接油管10与油井套管之间密封封堵油井顶部气窜层17,由环形通道14掺入的稀油流经短筛管7和环形通道16掺入到井下,稀释下部产液层18产出的稠油,使其粘度降低,抽油泵13把降粘后的井液抽吸入泵,井液通过抽油泵13升压后,流经抽汲油管9、游动接箍4、上段油管1沿通道15举升到地面。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石油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联合石油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地板块保护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投币式自助擦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