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1311.4 | 申请日: | 2011-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宝;阙雄杰;李乐梅;陈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地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供气 喷嘴 射流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对废水处理充氧射流曝气器的改进,尤其涉及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曝气装置是活性污泥法工艺应用最广的关键设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系统能耗占污水处理厂总能耗的40%~60%,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因而,研究开发能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运行可靠性,以及适应新工艺要求多功能的曝气技术与装置,是当前污水处理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机械表面曝气动力消耗大,能耗高效率低;充氧能力较低。
鼓风微孔曝气曝气器曝气孔口径小,长期运行易堵塞,维修不方便;曝气管管件连接处会出现脱落,使局部曝气不均匀,对水中活性污泥的造成冲击,影响曝气系统出水水质;曝气膜盘易老化,造成风机的出气阻力变大,整体曝气效果下降。
传统射流曝气采用潜水泵进行射流,形成负压吸入空气,溶氧效率不好;且水泵安装在池底,检测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目前市场上的相关设备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投资少、溶氧效率高、检测维护方便的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
本实用新型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包括由供气管、循环射流水管、空气腔、内喷嘴、外喷嘴、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供气管与循环水射流管之间有若干空气腔,联通空气管与外喷嘴,射流管上设置有若干内喷嘴,循环水通过内喷嘴进入内、外喷嘴共同形成的混合室。在鼓风机压力空气和循环水泵作用下在混合室与正压空气混合喷出。鼓风机和循环水泵放置在池外,检修方便。另外,内喷嘴和外喷嘴口径大,不易堵塞,设备运行稳定。
所述的内外喷嘴的特征在于:内喷嘴和外喷嘴呈圆锥形,而且同心设置。与水平面的角度为0至-15度,提高射流水深,加强池内水流搅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供气式多喷嘴管式射流曝气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利用循环水泵7不断自池中抽取循环水加压后经过循环射流水管2上的若干内喷嘴5喷入成混合室6,同时利用鼓风机8将高压空气经供气管1送入若干空气腔3,空气腔3对应联通空气管1与外喷嘴4,每一对内喷嘴5和外喷嘴4中间形成混合室6,供气管1的空气通过空气腔3进入混合室6,污水从内喷嘴5进入混合室6。气水在混合室6内进行第一次混合溶氧。强劲的水流和正压空气混合喷射,使搅拌均匀、安全,发生的气泡多而细腻,溶氧效率显著提升。对其进行正压供气,空气在水管与水流激烈混合形成微细气泡,形成一股高速而低压的柱状水流;混杂在水流中自外喷头4射出,以水平方向高速分布至水池各部分进行第二次溶氧。在有效的水平喷射流程内,空气通过细微气泡形成的广大接触面,极有效地溶入水中。喷射水流所产生的扰动,则在水池内产生搅拌作用。当喷流的水平动能减低时,气泡上浮所产生的气升作用,进一步使池水得到良好的搅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地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地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