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1077.5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康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52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炒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茶叶炒干机有关。
背景技术
在整个制茶工艺中,将茶叶烘干或者炒干抛光是其中一个必要工序,茶叶在杀青后进入烘筒中去烘干,烘干的烘筒一般都是架设在机架上,然后依照整个机架的造型沿烘筒四周建炉灶。由于烘筒与炉灶直接不是直接密封连接,所以使得在烘筒的筒口附近会有烟雾渗出,影响车间环境,导致炒茶质量。
另外由于现有的烘筒中导叶片一般为8片,这样会导致在炒茶过程中,茶叶被切碎,使得最终碎茶成分比较多。还有由于现有的烘筒中导叶片一般为8个平面8片布置,这样会导致在炒茶过程中,茶叶与导叶板接触过多,容易翻炒过度,使得最终碎茶成分比较多,而且导叶板布置较密,炒制完成后,出茶较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茶叶炒干机,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炒干机,使得有效阻止烟雾散出,同时烘干时减少碎茶的产生,提高炒茶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的烘筒、为烘筒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在烘筒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炉灶贴合的前挡烟板和后挡烟板。
所述的烘筒截面为正八边形,前后两端小,中间鼓起;所述的前挡烟板和后挡烟板为环形,内环为与烘筒表面相切的八边形。
所述的烘筒中包括四片导叶板,每个导叶板内接与烘筒内壁八个面中的相邻两个面,且导叶板的两个端部为弧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烘筒上设置有前后挡烟板,在建灶时前后灶体贴合在挡烟板上,这样有效阻止烟雾从灶体和烘筒的间隙中散出,改善加工车间的环境,提高加工质量。
同时在烘筒采用中间鼓起的结构,使得茶叶容易集中在鼓起部位,加热时受热均匀。另外将原先数量较多的导叶片改成4片,另外将原先8小片改成4大片布置,在不影响炒干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碎茶的产生,大幅度提高炒茶质量。而且在导叶片中端部设计成弧形,增加其翻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挡烟板示意图;
图4为原有导叶片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导叶片的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配的炉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茶叶炒干机,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后挡烟板1、法兰2、 机架3、轴承4、电机5、皮带轮6、前挡烟板7、支撑螺杆8、烘筒9、导叶板10、固定轮11、主轴12。
烘筒9的烘干转动主要通过主轴12转动实现,主轴12通过轴承4和轴承座安装在机架3上,主轴12的尾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主要是通过电机5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轮6,将动力传递到主轴12上。
固定轮11固定于主轴12,8根支撑螺杆8一端连接在固定轮11,另一端与烘筒9的内壁8个面垂直联接。烘筒9通过支撑螺杆8支撑套装于主轴12,法兰2安装在主轴12尾端,并与烘筒9固定联接。
为了保证烘干的均匀性,烘筒9采用主轴12联接法兰2、固定轮11、支撑螺杆8与烘筒联接的方式,从而将烘筒9制作成中部凸起,两端收紧的棱锥形,其截面都为八角形,这样有利于茶叶在烘筒9内充分翻炒。烘筒9中部凸起的下方用来设置炉膛,在翻炒的过程中茶叶在此处的堆积也较厚,有利于充分利用热能,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经炉灶与烘筒9之间的夹缝排入烟囱,使茶叶堆积较薄的地方也能充分受热。支撑螺杆8除了支撑烘筒9外,还可以起到适当翻炒茶叶的作用。
导叶板10与烘筒9的筒壁夹角由烘筒9入口处的30°逐渐增加,这样烘筒在正转时茶叶不会掉出,反转时茶叶可以快速地从烘筒排出。导叶板10参见图4、图5。传统的做法如图4所示,烘筒入口展开部13上安装有8个导叶片,也就是说在烘筒9对应的8个面都设置一个导叶片10,而这样使得翻炒时,导叶片10过分搅拌茶叶,最终使得碎茶增多。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叶片10如图5所示,每两个相邻的面设置一个导叶片10,这样一共在烘筒入口展开部13上设置4个导叶片10,且导叶片10的两个端部都设置为弧形,增大翻炒的接触面积,以及减小对茶叶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康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康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长手套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护金手指功能的电池保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