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部多点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0529.8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陈泉源;冷磊;胡仁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部 多点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背部多点按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背部按摩器一般只是由单个或双个按摩头进行按摩,按摩范围小、按摩时不柔和,舒适感较差。现也有个别背部按摩器由多个按摩头进行按摩,但各按摩头均处于同一平面,在按摩过程中总有部分按摩头没有(或很少)与人体背部接触到,同样导致实际按摩范围小、按摩不柔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按摩过程中始终能与人体的背部贴合,能明显提高按摩舒适感的背部多点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设有机壳、双头电机、至少4套齿轮传动机构和至少4套按摩头组件;
双头电机设于机壳内,双头电机的两输出端均联接至少2套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设有蜗杆蜗轮副和直齿轮副;蜗杆蜗轮副与直齿轮副联接,直齿轮副的从动齿轮设有偏心轴;每套套齿轮传动机构与至少1套按摩头组件联接,按摩头组件设有驱动转轴和按摩头本体,驱动转轴一端与所述偏心轴转动连接,驱动转轴另一端与按摩头本体转动连接;
所述双头电机的同一输出端最好均联接2套相同的齿轮传动机构,2套相同的齿轮传动机构的蜗杆蜗轮副的蜗杆为共用蜗杆,共用蜗杆与双头电机的输出端固连。
所述按摩头组件最好设有4套,4套按摩头组件分为2组,每组设2套按摩头组件,同组的2套按摩头组件中的各自按摩头本体之间铰接。
所述机壳设有机芯座和机芯盖,机芯盖与机芯座嵌连。
所述按摩头本体可为条状多凸头的按摩头本体。
所述按摩头本体的内部下方最好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采用PTC加热片或咪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由于双头电机经蜗杆蜗轮副和直齿轮副变速传动,并设有驱动转轴。这样可同时带动各套按摩头组件运动,各按摩头组件的按摩头本体既可进行平面偏心转动,又可相对于与之同组铰接的按摩头本体进行上下摆动,这样就可保证各按摩头本体上的各凸头始终保持充分贴合人体背部。这样可实现人体背部多点大范围按摩,从而显著提高按摩效果。此外,因设有加热片,可更好地增强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去掉机壳和加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机壳(包括机芯座4和机芯盖5)、双头电机1、4套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均相同)和4套按摩头组件(结构基本相同)。
机芯盖5与机芯座4嵌连。双头电机1设于机壳内,双头电机1的两输出端均联接2套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设有蜗杆蜗轮副和直齿轮副,与双头电机1的同一输出端联接的2套齿轮传动机构的蜗杆蜗轮副的蜗杆2为共用蜗杆,共用蜗杆2与双头电机1的输出端固连。蜗杆蜗轮副的蜗轮3与直齿轮副的主动齿轮61为同轴一体,直齿轮副的从动齿轮62设有偏心轴63。1套齿轮传动机构与1套按摩头组件联接。按摩头组件设有驱动转轴8和按摩头本体10,驱动转轴8一端与所述偏心轴63转动连接,驱动转轴8另一端通过销轴7与按摩头本体10转动连接。4套按摩头组件分为2组,每组设2套按摩头组件,2组按摩头本体对称位于机芯盖5上方两侧,每组的2套按摩头组件中的按摩头本体10与11之间铰接,所述铰接是通过销轴12在2个按摩头本体10和11的端部进行铰接。
各按摩头本体的内部下方均设有加热件9,加热件9采用PTC加热片或咪泡(圆头灯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0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固态参比电极的复合电解质检测模块
- 下一篇:中高压开关柜多点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