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圈盖配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0138.6 | 申请日: | 201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华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43/04 | 分类号: | B65D43/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 地址: | 21523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圈盖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包装窗口制造工艺中,如果需要圈盖配合使用,一般如图1、2所示的圈与盖进行配合达到密封的效果。
现有的圈盖配合结构包括:包括圈体1、与圈体1相配合的盖体2,其中:圈体1具有外翻边10、内翻边11以及连接外翻边10与内翻边11的连接部12,内翻边11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具有一个拐点13,内翻边11上具有一个切口14,该切口14从拐点13向远离外翻边10一侧进行翻卷至拐点13处,也就是说该切口翻卷至圈体的内侧,当圈盖配合密封后,该切口始终位于密封区域以内,而空气或灌装物及其挥发物会直接与切口接触,腐蚀切口,在一定时期内即会出现生锈、黄斑等现象,即使进行涂补,也很难补到位,这种现象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圈盖配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圈盖配合结构,包括圈体、与所述的圈体相配合的盖体,所述的圈体具有外翻边、内翻边以及连接所述的外翻边与内翻边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与内翻边的连接处具有一拐点,所述的内翻边具有一切口,所述的切口从所述的拐点向远离所述的外翻边一侧延伸一段距离后向靠近所述的外翻边一侧翻卷至所述的拐点处,当所述的圈体与盖体相配合时,所述的内翻边与盖体的内侧至少有一个点相贴合使圈盖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区域,所述的切口位于所述的密封区域以外。
优选地,所述的切口呈圆弧状翻卷。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内翻边的切口远离外翻边的翻卷改为朝向外翻边的翻卷,将切口排除在圈盖的密封区域以外,这样,空气或灌装物及其挥发物受到密封点的阻挡而无法与切口处接触,切口处不会出现生锈、黄斑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圈盖配合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圈盖配合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部放大图。
其中:1、圈体;10、外翻边;11、内翻边;12、连接部;13、拐点;14、切口;2、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圈盖配合结构,包括圈体1、与圈体1相配合的盖体2。如图4所示:圈体1具有外翻边10、内翻边11以及连接外翻边10与内翻边11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呈下凹状态,盖体2上也存在下凹部与之相配合。其中:连接部12与内翻边11的连接处具有一拐点13,内翻边11上具有一切口14,该切口14从拐点13向远离外翻边10一侧延伸一段距离后向靠近外翻边10一侧翻卷至拐点13处。当把盖体2盖在圈体1上后,内翻边11与盖体2的内侧会有至少一个点相贴合,产生密封,而内翻边11的切口14位于该密封区域以外,这样,无论是空气或灌装物及其挥发物充斥整个密封区域都不会对切口14产生任何的影响,避免了其出现生锈、黄斑等现象。
一般切口14在翻卷时呈圆弧状,这样可以保证内翻边11表面的连续性,当然也可以呈其它形状,但内翻边11与盖体2必须有一个密封点将切口14排除在圈盖的密封区域以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0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环氧氯丙烷的回收水汽提系统
- 下一篇:婴儿推车的折叠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