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BR池污水调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9593.4 | 申请日: | 201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方达康工业纤维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62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br 污水 调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SBR技术,具体涉及一种SBR池污水调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SBR(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技术中,污水原水须经SBR池污水调制系统调制成符合规定指标的调制水再进入HIC厌氧反应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SBR池污水调制系统包括池体11,池体的一角设置污水原水进水管14和蒸汽管13,该角对角设置调节水进水管15,该角邻角设置提水点16,提水点附近为取样监测点和温度检测装置,以使符合规定指标的调制水再进入HIC厌氧反应器。池体中还设有折流墙12。本设计的初衷是污水原水和调节水分别沿图1中示出的线17和18方向流动并混合,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像设计初衷那样,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池中污水原水和调节水不能充分混合,致使各处污水(尤其是池的四周)浓度不均;
2.由于池中各处污水浓度不均,造成取样监测频繁,劳动量大。
3. 由于池中各处污水浓度不均,造成处理水指标不稳定,对HIC厌氧反应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BR池污水调制系统,它实现了污水原水的均匀布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SBR池污水调制系统,包括池体、污水原水进水管、蒸汽管以及调节水进水管,所述污水原水通过池底铺设的布水管网布水,布水管网包括总管和支管,支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孔,靠近总管的孔的孔径较远离总管的孔的孔径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水原水进水管侧池壁中部设置的叶轮,叶轮轴向基本垂直于该池壁。
再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为两个,上下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池底设置的布水管网,将污水原水分配于整个池中,实现了与调节水充分混合,大大缩短了污水调制时间,提高了调制效率,并且处理水指标稳定,减少了取样监测次数,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提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池体,12折流墙,13蒸汽管,14污水原水进水管,15调节水进水管,16提水点,17污水原水流线,18调节水流线,21叶轮,22补水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SBR池污水调制系统包括池体11、污水原水进水管14、蒸汽管13、调节水进水管15以及提水点16。所述污水原水通过池底铺设的布水管网22布水,布水管网22包括总管和支管,支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孔,靠近总管的孔的孔径较远离总管的孔的孔径小,以使池整体布水均匀。
为了取得更好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污水原水进水管14侧池壁中部设置有叶轮21,叶轮21轴向基本垂直于该池壁,已将该处污水向池中推进,达到扰流混合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21为两个,上下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方达康工业纤维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方达康工业纤维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及粪便处理的捕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