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浆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9515.4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0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元林;罗国锋;赵国华;龚建伍;任隆远;程曦;黄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深林开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杨雪松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管幕、箱涵等顶进过程中的管外注浆洞口密封保压的止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管幕、箱涵顶进过程中,通常需在管外进行注浆并保持一定压力,以减小顶进阻力、控制地层沉降,而洞口门框结构与管幕、箱涵外壁之间存在环向间隙,因此在洞口处需安设止浆密封装置。传统方法是采用单层帘布橡胶板进行密封止浆,其主要缺陷是:当帘布橡胶板较厚,其与管幕、箱涵外壁接触不易密贴,易出现漏浆现象;而当帘布橡胶板较薄时,其密封性相对较好,但在注浆压力增大时可能导致帘布橡胶板逆向翻转,止浆保压完全失效,危及施工安全,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帘布橡胶板容易发生老化和破损,可靠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注浆过程中的密封止浆的技术的缺点,为管幕、箱涵等施工顶进管外注浆洞口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止浆保压效果好、容易安装的止浆密封装置,以实现对管幕或箱涵外注浆的有效密封和保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止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结构、钢压板和位于所述门框结构和所述钢压板之间的双层帘布橡胶板,所述门框结构、钢压板和双层帘布橡胶板之间通过顺次穿过钢压板、双层帘布橡胶板和门框结构的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螺栓沿门框结构环向均匀布置,对钢压板均匀施压。
所述双层帘布橡胶板为与所述门框结构相邻的软帘布橡胶板和与所述钢压板相邻的硬帘布橡胶板。
所述软帘布橡胶板厚度为5mm,所述硬帘布橡胶板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止浆密封装置采用的双层帘布橡胶板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易安装,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尺寸大小,且双层帘布橡胶板位于门框结构与管幕箱涵外壁之间,当箱涵或管幕顶进时,双层帘布橡胶板弯曲挤压,通过橡胶板自身弹性,压合后紧密包裹于管幕或箱涵外表面,使门框结构与管幕或箱涵之间间隙处具有很好的水密性,防止泥水渗漏,从而构成封闭防水圈,止浆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止浆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箱涵或管幕顶进方向。
图号说明
1-门框结构 2-软帘布橡胶板 3-硬帘布橡胶板 4-钢压板
5-螺栓 6-箱涵或管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止浆密封装置包括门框结构1、钢压板4和位于门框结构和钢压板之间的双层帘布橡胶板,双层帘布橡胶板为与门框结构1相邻的软帘布橡胶板2和与钢压板4相邻的硬帘布橡胶板3。门框结构、钢压板和双层帘布橡胶板之间通过顺次穿过钢压板4、硬帘布橡胶板3、软帘布橡胶板2和门框结构1的螺栓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在管幕或箱涵6进洞前,浇注混凝土门框结构1,预埋螺栓5,并在门框结构1外侧依次安装软帘布橡胶板2、硬帘布橡胶板3和钢压板4,门框结构1、软帘布橡胶板2、硬帘布橡胶板3和钢压板4采用螺栓5固定,螺栓5沿门框结构环向均匀布置,只要能实现对钢压板4的均匀施压即可。管幕或箱涵6进洞时自动压迫推动软帘布橡胶板2、硬帘布橡胶板3弯曲,使其随时保持与管幕或箱涵6的紧密相贴,从而构成封闭防水圈,达到止浆保压密封的效果。硬帘布橡胶板与软帘布橡胶板组合,能够防止注浆压力过大时可能导致的帘布橡胶板逆向翻转。
本实施例中应特别注意双层帘布橡胶板厚度的选择,帘布橡胶板厚度过大,其与管幕、箱涵壁接触不易密贴,易出现漏浆现象,帘布橡胶板厚度过小,在注浆压力较大时可能导致帘布橡胶板逆向翻转,止浆保压完全失效,危及施工安全。本例中,软帘布橡胶板厚度为5mm,硬帘布橡胶板为20mm。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深林开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深林开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增压器的转子轴支撑结构
- 下一篇:采煤机齿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