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烟罐内的新型点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9508.4 | 申请日: | 201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东;曾小年;胡德强;法锋;李士林;张小平;田伟;廖魁;杨红有;张德春;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淮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F23Q13/00 | 分类号: | F23Q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烟 新型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发烟罐内的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烟罐主要使用点火具点燃点火药柱,通过点火药柱点燃发烟罐内部的传火药再引燃发烟剂。此类点火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发烟罐在长期贮存后会出现瞎火率偏高的问题,通过对瞎火发烟罐分解发现,原因是由于在发烟罐内点火药柱与发烟剂直接接触,在长期贮存中,发烟剂与点火药柱相互作用进而使点火药柱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点火能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发烟罐长期贮存后,仍然能够保证点火药柱可靠点火的具有新型点火结构的发烟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在发烟罐内的点火装置,设置在具有发烟剂的发烟罐体内,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罐,点火罐为密封结构,其内设有点火药柱,所述点火罐及点火药柱之间设置有引燃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结构,使点火罐与发烟剂之间处于物理隔绝状态,解决了发烟罐由于点火药柱与发烟罐内药剂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瞎火问题,并且通过增加引燃体,进一步了提高点火药柱点火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在发烟罐内的点火装置,设置在具有发烟剂的发烟罐体内,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罐1,点火罐1为密封结构,其内设有点火药柱2,所述点火罐1及点火药柱2之间设置有引燃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淮机械厂,未经安徽省皖淮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芝麻筛选粉尘抽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