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9479.1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9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辉;苏镇西;范明豪;邝智彪;郭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氟化硫 气体 净化 装置 | ||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把电力设备中抽取的六氟化硫废旧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带万向轮可移动的金属框架、内置活性炭吸附罐、干燥罐、分子筛吸附罐三个压力容器及连接构件。各容器一端为固定焊接的碟形封头,另一端为带法兰盘连接的可拆卸碟形封头。装置的出、入口依次为接头、三片式球阀、固定焊接于可拆卸碟形封头的金属管。各容器之间通过带法兰片固定焊接于罐体的金属管密封连通。容器内置筛板和筛板卡位装置,筛板之间为填充材料。干燥罐和分子筛吸附罐内部有包夹于筛板之间有加热电阻柱形套环和U形加热电阻,U形加热电阻包夹于套环中央,干燥罐罐体底部和分子筛吸附罐罐体顶部分别有加热电阻接线盒。活性炭吸附罐筛板通过连接杆进行加紧固定。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活性炭吸附罐、干燥罐、分子筛吸附罐三个容器之间通过固定焊接于罐体的金属管和固定焊接于金属管末端法兰片进行连接,并且保证上下罐体密封连通。容器内置限位片与限位环,限位片位于容器可拆卸端,限位环位于固定焊接的碟形封头端。限位片位于可拆卸端法兰盘内侧,限位环位于容器之间的连接管路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罐两筛板之间有金属连杆,金属连接杆一端固定焊接于限位环处筛板中央,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带螺纹,限位片外侧为可移动的筛板,筛板中心有圆孔,筛孔分布于限位片(环)与筛板中心圆孔之间,罐体内壁与筛板之间的填充材料为活性炭吸附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罐可拆卸端底部、分子筛吸附罐可拆卸端顶部,位于两侧缓冲气室内,法兰盘和筛板之间为加热电阻接线出口,出口位于接线盒中央,接线盒为金属方框,金属方框四壁金属板固定焊接于罐体外壁,金属框内填充有绝缘密封材质,金属导线穿过绝缘密封材质,与绝缘密封材料内部的接线盒触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罐、分子筛吸附罐带法兰盘的碟形封头顶部,有圆形切口,切口处固定焊接同材质金属管,金属管轴心线与罐体轴心线重叠,金属管的外开口端与三片式球阀连接,球阀外开口端连接带内接接头的金属管,金属管内接接头外开。
6.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容器上下罐体之间有S形气流通道的连接部件,上位罐体底部和下位罐体顶部同侧位于碟形封头和卡位环(片)之间对应位置有切孔,切面水平,切孔孔径相同且略大于金属管外径,切孔圆心连线垂直相交于上下两容器的轴心线,金属管一端固定焊接于圆切孔,另一端固定焊接法兰片,通过法兰片将上下位罐体连接并保持密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罐和分子筛吸附罐罐体内部,位于两筛板之间有圆柱形加热电阻套环,套环轴心线与罐体轴心线重叠,套环一端固定焊接于筛板,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位于可拆卸带法兰盘碟形封头侧,自由端顶部有两片凸形结构,凸形结构对称分布于圆环切面两侧,互成180度角,位于筛板外侧,凸形结构靠近筛板及加热电阻圆形密封板部位两侧有卡位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筛板为圆形平板,筛板上分布有筛孔,筛孔分布于限位片(环)与罐体内部加热电阻柱形套环之间。罐体内壁、套环外壁、筛板之间的独立空间内为填充材料,加热电阻柱形套环将加热电阻与填充材料进行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U形加热电阻位于套环中央,平行于套环轴心线,无接触,加热电阻通过接线端子固定于套环密封圆板,密封圆板中央两个圆形切孔为加热电阻接线端子通道,通道两侧为绝缘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电阻接线盒固定焊接于干燥罐底部和活性炭吸附罐顶部金属方框,金属方框内填充有绝缘密封材质,金属导线穿过绝缘密封材质,与绝缘密封材料内部的接线盒触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4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