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拔梢混凝土电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9148.8 | 申请日: | 201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达林;余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益电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12 | 分类号: | E04H12/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2014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混凝土 电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路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杆。
背景技术
电力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杆塔、导地线等装置,其中杆塔占整个线路投资的比重最大。杆塔主要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电杆、铁塔和钢管杆。在这三种形式中,钢管杆占地少,但是其造价昂贵;而铁塔和钢管杆相比,造价较低,但是铁塔的占地面积较大,在一些狭窄地带无法得到应用;所以目前电力架空线路中大量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电杆。
然而目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电杆承受的弯矩较小、应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拔梢混凝土电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加强型拔梢混凝土电杆,包括一电杆主体,所述电杆主体包括内钢箍、钢筋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包括直钢筋和螺旋筋,所述螺旋筋缠绕在所述直钢筋上;
位于电杆主体侧部的螺旋筋间距小于位于电杆主体中部的螺旋筋间距。
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直钢筋和螺旋筋,有助于加强电杆主体的整体抗弯性和更高的承载能力。另外,将两侧的螺旋筋缠绕的较为紧密,可以进一步增强电杆主体顶部和底部的强度。
所述电杆主体采用一拔梢型圆柱体,所述电杆主体的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所述电杆主体呈截头圆锥形。拔梢型电杆主体具有一定的抗风、抗弯性能。
所述电杆主体的顶部设有顶端钢板圈,所述电杆主体的底部设有底端钢板圈,所述底端钢板圈与所述直钢筋焊接连接。
所述混凝土采用C70~C80混凝土。以便进一步提高整体强度。
所述电杆主体的长度为14900mm~15100mm。优选15000mm。
所述螺旋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优选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所述螺旋筋的直径为3.5mm~4.5mm,优选4mm。
位于所述电杆主体侧部的螺旋筋间距为50mm,位于所述电杆主体中部的螺旋筋间距为70mm。
所述内钢箍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优选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所述内钢箍的直径为5.5mm~6.5mm,优选6mm。
所述内钢箍采用双拼内钢箍。
所述顶端钢板圈的外径为230mm±1mm,所述底端钢板圈的外径为430mm±1mm。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较好的抗弯性和更高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加强型拔梢混凝土电杆,包括一电杆主体4,电杆主体4包括内钢箍2、钢筋和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70~C80混凝土。以便进一步提高整体强度。
钢筋包括直钢筋1和螺旋筋3,螺旋筋3缠绕在直钢筋1上。位于电杆主体4侧部的螺旋筋3间距小于位于电杆主体4中部的螺旋筋3间距。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直钢筋1和螺旋筋3,有助于加强电杆主体4的整体抗弯性和更高的承载能力。另外,将两侧的螺旋筋3缠绕的较为紧密,可以进一步增强电杆主体4顶部和底部的强度。
电杆主体4采用一拔梢型圆柱体,电杆主体4的长度为14900mm~15100mm。优选15000mm。电杆主体4的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电杆主体4呈截头圆锥形。拔梢型电杆主体具有一定的抗风、抗弯性能。电杆主体4的上部还设有一接地螺母。
电杆主体4的顶部设有顶端钢板圈5,电杆主体4的底部设有底端钢板圈6,底端钢板圈6与直钢筋1焊接连接。顶端钢板圈5的外径为230mm±1mm,底端钢板圈6的外径为430mm±1mm。
螺旋筋3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优选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螺旋筋3的直径为3.5mm~4.5mm,优选4mm。位于电杆主体4侧部的螺旋筋3间距为50mm,位于电杆主体4中部的螺旋筋3间距为70mm。
内钢箍2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优选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内钢箍2的直径为5.5mm~6.5mm,优选6mm。内钢箍2采用双拼内钢箍。内钢箍2与直钢筋1之间采用电弧焊焊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益电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益电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