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8193.1 | 申请日: | 201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005;H01G4/06;H01G4/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特别涉及到在电源侧替代陶瓷电容器接地用的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开关电源的广泛使用,但各种电器之间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国际上针对电磁兼容提出了要求。在电源侧一般使用X电容以及Y电容组成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过滤器,以前一般Y电容使用的陶瓷电容,由于陶瓷电容自身的特点,受温度的影响特别大,参照温度特性曲线,到20℃的时候,陶瓷电容的静电容量逐渐减少,当温度到100℃的时候.陶瓷电容的静态容量只达到原来的50%以上,当温度上升时对高频噪声的吸收大大减少,针对海外的市场对EMC检查的要求,阻碍电容器向小型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地用小型化薄膜电容器,受温度的影响小,对高频噪音的吸收起到良好的隔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层、绝缘层和设置在金属层上的引出接头,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绝缘层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引出的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分割为相互不连通的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上均设有引出的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电介质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包括两层电介质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采用铝或含有铝合金的金属箔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为镀铜线或铜线。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层和绝缘层均为带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高频区域的噪音隔离,扩大了薄膜电容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层、绝缘层和设置在金属层上的引出接头,所述金属层包括带状第一金属层1和带状第二金属层3,所述绝缘层包括带状第一绝缘层2和带状第二绝缘层4,所述第一金属层1、第一绝缘层2、第二金属层3和第二绝缘层4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1和第二金属层3上均设有引出的接头5。
所述第一绝缘层2和所述第二绝缘层4均为电介质薄膜。
所述第一绝缘层2和所述第二绝缘层4均包括两层电介质薄膜。
所述第一金属层1和所述第二金属层3采用铝或含有铝合金的金属箔制成。
所述接头5为镀铜线或铜线。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分割为相互不连通的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上均设有引出的接头5。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4均由一层电介质薄膜构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息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腹股沟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