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干机无动力自振打筒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8017.8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茂;张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拓球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16 | 分类号: | F26B25/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机 动力 振打筒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将粘附在烘干机筒体内壁上的物料振落的烘干机筒体,属于烘干机筒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烘干机用途广泛,是一种将潮湿物料干燥的设备,将潮湿物料放入烘干机的筒体中,物料随筒体的转动而翻滚,同时被加热除湿。对于粘性较大或湿度较大的物料在进入筒体的初期,容易粘附在筒体内壁上,使筒体负荷增加,增大动力消耗,损害传动部件,降低烘干机寿命,需要及时处理。处理粘附在筒体内壁上的物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筒体外壁上设置振打锤,但是振打锤的的打击力度较大,振打点固定,易对筒体造成损害,降低筒体寿命。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0999783公开了一种《带振打装置的混合筒》,该带振打装置的混合筒,包括筒体,筒体上装设有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包括弯管、弯管端盖和振击球,弯管端盖装设于弯管的一端,弯管另一端与筒体相连,振击球置于弯管内。由于振打装置中的振击球是装在一个弯管内,振击球在弯管内滚动,只有该振打装置运动到最高点时,振击球才能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冲击筒体,其余时间都是在弯管的端盖一端,不处于振打状态,这就造成一套振打装置只有一个振打点,对于粘性较大的物料就要设置较多的振打装置,不但增加了成本和筒体负荷,振打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烘干机筒体内粘接物料振打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振打效果好的烘干机无动力自振打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无动力自振打筒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烘干机无动力自振打筒体,包括筒体,在筒体上设置有无动力振打装置,无动力振打装置分布在筒体的前部,分布长度占筒体总长度的1/4—1/3,无动力振打装置包括罩壳和钢球,罩壳呈弧形,罩壳连接在筒体外壁上,钢球装在罩壳内,罩壳内至少装有两个钢球。
无动力振打装置在筒体外壁上呈环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振打装置只设置在容易粘接物料的筒体前部,在筒体转动过程中,罩壳内的钢球随之实时滚动冲击筒体壁面,能够及时振落粘接在筒体内壁面的物料,振打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筒体,2、无动力振打装置,3、支架,4、罩壳,5、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无动力自振打筒体,是在烘干机的筒体1上设置有无动力振打装置2。烘干机的筒体1通过支架3架起,其前部高于后部,即进料端高于出料端(图1为筒体的俯视状态),筒体1在烘干机的传动装置带动下转动。根据实践经验,粘性物料主要在粘接在筒体1的前部内壁上,即在物料进入筒体1内的初始阶段,随着物料的逐步烘干,物料到达筒体1的后部时,一般不会粘接在筒体内壁。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无动力振打装置2分布在筒体1前部(即靠近筒体的进料端),其分布长度占筒体1总长度的1/4—1/3。无动力振打装置2在筒体1外壁上是呈一圈一圈的环状分布,每一圈上的无动力振打装置2的数量以及环与环之间的轴向间隔距离,可根据筒体1的直径以及长度具体确定。
如图2所示,无动力振打装置2包括呈弧形的罩壳4和钢球5,罩壳4连接在筒体1的外壁上,罩壳4内装有两个以上的钢球5。在筒体1转动时,带动钢球5不断振打筒体1,将粘接在筒体1内壁上的物料振打下来,此装置安装简单,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拓球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瑞拓球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窖的扬料装置
- 下一篇:防泄漏型微波真空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