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棒栅喷淋脱硫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8014.4 | 申请日: | 201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彭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映山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 地址: | 4144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棒栅 喷淋 脱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尾气脱硫,具体涉及一种斜棒栅喷淋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脱硫设备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排放粉尘、废气等有害物质的一种净化设备。目前湿法烟气脱硫净化设备一般由塔体和塔体中的一层至三层喷淋装置和除雾装置组成。塔体内由下至上是一个通体,烟气进入塔体内后很快到达塔顶,烟气与喷淋水的接触时间很短,因而脱硫除尘效果不太理想,尤其对于高浓度大烟气量的尾气治理效果更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脱硫设备脱硫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脱硫效率高的斜棒栅喷淋脱硫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烟气进口和塔体,烟气进口位于塔体的外下部,以斜向下的方向插入到塔体中,烟气进口中设置喷淋装置,塔体内从烟气进口往上依次设置有气动分流装置和塔内喷淋装置;烟气进口中喷淋装置的后面设置斜棒栅层;在塔体内气动分流装置的上方和塔内喷淋装置之间设置调节支架。
所述斜棒栅层包括支架和直径相等的耐腐蚀金属或非金属实体柱或空心管,实体柱或空心管以相同间距固定成框架后与支架连接。
所述调节支架的材料为耐腐蚀金属,固定在塔体内壁的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跟现有技术相比,在烟气进口中喷淋装置的后面增设了斜棒栅层,烟气流经过该装置时流通面积突然减小,烟气流变成一股股小气流,流速瞬间增大,烟气进入塔体后旋转上升的同时更好的混合,即该装置对经过喷淋装置冷却后的湿烟气起到初步均布的作用,在塔体内的气动分流装置之前即形成一个气液反应段,加大了烟气从烟气进口出来的冷却程度,延长烟气流的气液反应时间,提高设备的脱硫除尘效率;塔体内在气动分流装置的上方增设了调节支架,该结构可以根据烟气的工况变化增加喷淋装置的层数来增加烟气净化段的长度,延长湿烟气气液两相的反应时间,达到需要的高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棒栅层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A向示意图。
图4为B-B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烟气进口1和塔体2,烟气进口1位于塔体2的外下部,以斜向下的方向插入到塔体2中,烟气进口1中设置喷淋装置11,喷淋装置11的后面设置斜棒栅层3;塔体2内从烟气进口1往上依次设置气动分流装置21上方和塔内喷淋装置22,在气动分流装置21的和塔内喷淋装置22之间设置调节支架4,调节支架4的材料为耐腐蚀金属,固定在塔体2内壁的支架23上。
如图2、图3所示,斜棒栅层3包括支架31和直径相等的耐腐蚀金属或非金属实体柱或空心管32,实体柱或空心管32以相同间距固定成框架后与支架31连接,支架31固定于烟气进口1的烟道内壁上。
高温烟气经烟气进口1中的喷淋装置11喷淋冷却后通过斜棒栅层3,烟气流经过斜棒栅层3后被分流成一股股的小气流,流速增大后进入塔体2旋转上升,在烟气经过塔体2内的气动分流装置21前与上方的喷淋吸收液接触形成气液相持段,延长了烟气流的气液反应时间。烟气经过气动分流装置21后旋转上升的速度加大,与上方喷淋装置22喷出的喷淋吸收液形成一个较长时间的气液相持段,使烟气流中的气液两相充分反应,使烟气中的灰尘颗粒和SO2被充分吸附和吸收,提高脱硫效率。烟气流经过塔内喷淋装置22后再通过塔体2上部的脱水除雾装置5脱水,然后经塔体2顶部的烟气出口6进入烟囱排空。
调节支架4可以灵活根据烟气的工况变化增加喷淋装置22的层数来增加烟气净化段的长度,延长湿烟气气液两相的反应时间,达到所要求的高脱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映山,未经彭映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