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射模具顶针板强制复位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7628.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隆;金雷;朱留宛;孙云波;施钧文;张胜;赵刚;金波;吴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33/4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7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顶针 强制 复位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顶针复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双射模具顶针板强制复位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制造时,为防止因顶针异常不回位,导致滑块与顶针相撞的现象发生,通常会采用图3中强制性回位机构1’-通称强制复位1’,位于图3中虚线框内的位置处,其直接连接注塑机顶杆强行控制顶针的顶出和复位。
又如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042575X一种模具的顶针板先行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撞击块以及与撞击块对应的复位器,其中撞击块安装在模具的前模上,复位器安装在后模的顶针板上,模具的前、后模合模时通过该复位器与撞击块配合令顶针板先行复位,其中所述的复位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复位杆、用于安装复位杆的基座、设置于两复位杆之间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状态的复位弹簧,以及一个与复位杆配合的定位块。通过本实用新型,模具可以实现顶针板先行复位,滑块、前、后模后复位合模,如此可以确保模具上的滑块与顶针板上安装的部件不会发生干涉撞击现象,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但在双射成型时,公模部分需与机台一起旋转,无法连接顶杆孔,所以上述机构不适用,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双射成型的双射模具顶针板强制复位改进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双射模具顶针板强制复位改进结构,包括回位顶杆,其中,所述的回位顶杆设置在母模上,由设置在公模上的深度控制套对回位顶杆进行导向限位,支撑杆一端与限位套底部连接,另一端被固定在成型机台上的顶针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借助于成型机台合模力,强行复位顶针,填补了双射注塑模顶针无法强制回位的空白,使双射注塑模生产安全度更高、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成型机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3现有复位机构固定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顶针板强制复位机构;
11-回位顶杆; 12--深度控制套; 13--支撑杆;
2—母模板; 3—公模板; 4—顶针板;
1’—强制性回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成型机台上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双射成型的双射模具顶针板强制复位机构1,包括回位顶杆11,深度控制套12和支撑杆13组成,其中,所述的回位顶杆11设置在母模板2上,由设置在公模板3上的深度控制套12对回位顶杆11进行导向限位,支撑杆13一端与深度控制套1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被固定在顶针板4上。
本实用新型借助于成型机台合模力,强行复位顶针,使双射注塑模生产安全度更高、寿命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7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