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875.9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具体是指一种旋转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用的杯子的种类可谓玲琅满目。但在用这些杯子泡茶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茶叶将会一直浸泡在水中,会严重的影响饮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传统的杯子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用杯子泡茶时茶叶会一直浸泡在水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克服该缺陷的旋转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杯,主要由相互连通的上杯体和下杯体组成,同时在上杯体与下杯体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于导通和切断上杯体与下杯体之间通路的旋转圈,且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上还均设有杯盖。
进一步地,在旋转圈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漏水口,而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与旋转圈相连的一端上也设有一个以上的漏水口。
同时,在旋转圈的内部设有旋转导向槽,而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与该旋转圈相连接的一端上则设有导向突。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由双层上盖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双层下盖组成。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2)本实用新型只需拧动旋转圈便可以将冲泡好的茶水注入到另一个杯体中,从而有效的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名称分别为:
1-上杯体,2-下杯体,3-旋转圈,4-漏水口,5-旋转导向槽,6-导向突,7-双层上盖,8-双层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杯体1和下杯体2均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状空腔体,且在该上杯体1和下杯体2的封闭端上均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一一对应的漏水口4。
上杯体1与下杯体2设有漏水口4的一端通过螺纹的方式与旋转圈3相连接,即上杯体1通过旋转圈3与下杯体2相串接。使用时,该旋转圈3可以相对上杯体1或下杯体2转动。同时,在旋转圈3的内部也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与上杯体1或下杯体2上的漏水口4相对应的漏水口4,从而确保当旋转圈3转动到一定角度时,该上杯体1上的漏水口4能与旋转圈3和下杯体2上的漏水口4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而促使上杯体1与下杯体2导通。
反之,当反向转动旋转圈3时,便可以切断上杯体1与下杯体2之间的通路。为了确保转动旋转圈3时,能精确的使上杯体1上的漏水口4、旋转圈3上的漏水口4和下杯体2上的漏水口4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在旋转圈3的内部还设有旋转导向槽5,而在上杯体1和下杯体2上则分别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导向突6。
为了方便人们使用,因此在上杯体1和下杯体2的敞口端均设有杯盖,该杯盖均由双层上盖7和位于其内部的双层下盖8组成。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工业网络监控系统
- 下一篇:光调制器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