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替压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848.1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河;吕延防;刘玉敏;付广;曹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7/22 | 分类号: | G01L7/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石油勘探领域中使用的测试岩芯突破压力的装置,用于研究油气保存条件,具体涉及的是排替压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油气保存条件,常常需要进行室内岩芯排替压力的测试,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利用高压气瓶、岩芯夹持器来测试,高压气瓶通过管线与岩芯夹持器的入口连接,二者的连接管线上安装有调压阀、高压气瓶出口阀、及压力表,围压泵与岩芯夹持器的围压入口连接,通过围压泵将提供围压的介质泵入岩芯夹持器中提供围压,测试时,先把做好的岩芯放到岩芯夹持器内,然后施加一定的围压,再通过高压气瓶对岩芯施加轴向压力,进而观测气体通过岩芯的时间,现在主要是通过肉眼观测气体通过的时间,要求测试人员现场观察,不能离人,当岩芯夹持器出口有气泡出现时,就是气体通过岩芯了,此时的时间即为岩芯突破时间,但这个时间短的需要几个小时,长的需要一天甚至几天,测试人员现场观察浪费了人力,同时由于测试前岩芯突破时间是未知的,测试人员必须总盯着岩芯夹持器出口,长时间的盯着岩芯夹持器出口又使测试人员比较疲惫,劳动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排替压力测试装置,它用于解决目前测试岩芯排替压力装置自动化程度低,浪费人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排替压力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气瓶、调压阀、岩芯夹持器、U型管、光电传感器、控制器、计时器、高压气动阀,高压气瓶与岩芯夹持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调压阀和高压气动阀,岩芯夹持器出口通过管线与透明的U型管连接,U型管底部的液面浮着有色浮球,光电传感器固定在U型管的管壁处;光电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计时器,控制器还与高压气动阀连接。
上述方案中计时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计时时间。
上述方案中U型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当往U型管内加液体加多了时,可将此排液口拧开,放出多余的液体,使U型管内的有色浮球的位置低于光电传感器的位置,调节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测试时,气体一旦通过岩芯夹持器,有色浮球就向上浮起并上升到光电传感器部位,此时,计时器自动停止计时,同时高压气动阀关死,停止向岩芯夹持器供气,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时间准确,不需要测试人员现场观察,可实现无人看守,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高压气瓶 2计时器 3调压阀 4压力表 5高压气动阀 6压力传感器 7岩芯夹持器 8 U型管 9光电传感器 10有色浮球 11控制器 12排液口 13围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这种排替压力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气瓶1、调压阀3、岩芯夹持器7、U型管8、光电传感器9、控制器11、计时器2、高压气动阀5,高压气瓶1与岩芯夹持器7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调压阀3和高压气动阀5,调压阀3处安装有压力表4,以便于调节压力时观察方便,岩芯夹持器7入口管线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岩芯夹持器7还同时与围压泵13连接;岩芯夹持器7出口通过管线与透明的U型管8连接,U型管8底部的液面浮着有色浮球10,光电传感器9固定在U型管8的管壁处,当有气体进入U型管8时,在气体的推动下,U型管8底部的液面上升,有色浮球10向上浮起并将光电传感器9的光线挡住;光电传感器9连接控制器11,控制器11连接计时器2,控制器11还与高压气动阀5连接,控制器11接收到光电传感器9的信号立即对计时器2和高压气动阀5进行控制,计时器2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计时时间。U型管8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2。
本实用新型进行排替压力测试时,把做好的岩芯放到岩芯夹持器7内并施加一定的围压,打开高压气动阀5,调节调压阀3使压力达到一个需要的值,当气体突破岩芯时,气体进入U型管8,U型管8内液面上升,有色浮球10向上移动,接近光电传感器9时,控制器11控制计时器2停止计时,液晶显示屏自动记录时间,并显示出来,同时控制器11控制高压气动阀5关闭,高压气瓶1停止对岩芯夹持器7供气,测试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端位线的低摆幅预充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集成灶挡风板结构